處置完了龐青林,邱化成趁熱打鐵,洋洋灑灑的念了一篇關于荊湖事件的總結,大概意思是龐青林把朝廷賑濟水西災荒的善事,辦成了一件惡事,罪該萬死,罪有應得,朝廷深表痛心疾首,為死難的同胞表示哀悼。
這篇文章寫的情真意切,連文天祥都不得不承認,賈似道文筆很好,干起這等事來如此得心應手,難怪他是大宋第一權臣。
最后邱化成道
“文天祥奉召至荊湖安撫黎民,捉拿首惡,卻遲遲延誤,繞道揚州尋歡作樂,太師聽聞,甚為震怒,特命本官,將文天祥帶回臨安,審查問罪……”
什么?文天祥有罪?文天祥去揚州尋歡作樂?
百姓們心中頓時有一百個問號,荊湖的地方官們,心里也為文天祥打抱不平。若不是文天祥到揚州借兵兩萬,到江南西路等地調撥糧食,這個天大的窟窿誰來堵上?可是他們也只是在心里打抱不平,沒有誰敢說出來,沒有誰敢觸碰賈太師的逆鱗。
百姓中有人在竊竊私語
“這些狗官,都一個德性,聽說那文天祥的確去了揚州,還耽擱了好幾天,若非我家有親戚在軍中,還不知道這事呢!”
人們根據邱化成的話,便自然腦補,把文天祥也想象成一個狗官。
張世杰看不下去了,于是大聲道
“邱大人,據張某所知,當初賈太師命文天祥來荊湖平叛,未曾給過一粒糧食,也沒有給一兵一卒。文大人前往揚州,是為了向李庭芝將軍借兵運糧,賑濟荊湖的糧食,是文天祥和陸秀夫在江南西路以及沿途州府求借來的。是問大宋朝的士大夫,誰不知道文天祥飽讀圣賢之書,以天下為己任,你竟敢說他去揚州是尋歡作樂?有何憑據?”
邱化成看到士兵們正在收撿地上的頭顱,內心的恐懼還沒有散去,尤其說話的人,就是剛剛連殺數人的張世杰,他不由得雙腿發顫
“你你好大膽,竟敢,竟敢質疑賈太師?”
張世杰反唇相譏道
“我等末吏小民有冤不能伸,只有任人宰割,任人魚肉也就罷了,文天祥這樣的人你們也可以說成有罪之人,那么請問邱大人,你是什么東西?”
邱化成氣結,害怕,結巴著半天沒有說出個所以然,只是一個勁道
“你竟敢忤逆上官,你!”
張世杰嘴角上翹,露出了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微笑,然后他握住腰間的刀柄,哐的一聲拔出佩刀,一步步朝邱化成逼近。
文天祥見狀大聲道
“世杰不可!”
張世杰經這么一叫,立刻清醒過來,他才意識道,一旦真就這么殺了邱化成,恐怕大宋再也無他的立身之地了。此人雖然可惡,但冤有頭債有主,他只是一個走狗。
不過張世杰沒有退,也沒有進,就這樣看著邱化成。
邱化成見文天祥給他解圍,不敢放肆,口氣軟下來道
“文,文事郎究竟有無過錯,我這個跑腿的,說了不算,只要文事郎是清白的,去臨安向太師說明情況,太師自然會秉公處理。大家,那個,不要激動,我這也是沒有辦法。”
張世杰還想說什么,文天祥道
“世杰,我隨他們走一趟就是,大家都要以大局為重,荊湖的大好局面來之不易,不要因為我文天祥,再生事端。”
張世杰心道,此次文天祥去臨安,雖不至于有性命之危,但以他對賈似道的了解,恐怕被整是免不了的了。
張世杰放狠話道
“無論是誰,如果要陷害忠良,害天祥,我張世杰與他勢不兩立,龐青林就是他的下場。邱大人,你和龐青林都是賈太師的心腹,我張世杰敢砍了龐青林的頭顱,你覺得我敢不敢……”
說話間,他一雙通紅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