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格跟著兒子納魯尼蘇,輾轉來到金蓮川大草原,從一開始的顛沛流離,到如今兒子進入幕府,也算九死一生。
如今好了,兒子抱上了劉秉忠這條大粗腿,忽必烈做了皇帝后,劉秉忠搖身一變,更是做了光祿大夫。
魯格心里美滋滋的,我兒納魯尼蘇有此番機遇,可謂前途無量,我魯格定然也會跟著享受榮華富貴了。
魯格不堪寂寞,他遇到蒙古人就點頭哈腰,年紀雖然大了點,但也想像兒子一樣混個一官半職。
殺回水西做個巫師,顯然已經滿足不了他的胃口,如果能夠做蒙古人的大祭司就好了。為了這個目標,他經常跟人吹噓,自己曾經掌管過十萬陰兵。不過遇到蒙古軍士他可不敢說話,他親眼見到蒙古人屠城過。
劉秉忠奉命重建燕京城,納魯尼蘇自然也跟著忙前忙后。格魯無依無靠,就跟著納魯尼蘇到了燕京。
在燕京的日子,他成日無所事事,年紀一大把,卻像個游手好閑的浪蕩子。找不到人說話,就經常跟燕京舊城巷子里的流浪狗廝混,因此他得了一個響當當的名頭——老狗。
這一天,格魯又在城中閑逛,見一條狗鉆進了自己家后院的廢墟里,他也跟著去,于是發現有一群鴿子落下。那幾只鴿子本來沒發現流浪狗靠近,可見到格魯,就撲棱棱飛走了,他還隱約見到一只鴿子腳上綁著什么東西。
格魯當然聽過關于信鴿的傳聞,他兒子也時常用糧食逗弄鴿子,因此這吸引了他的注意。
如果那只鴿子腳上的東西是密信,自己得到這東西,拿到光祿大夫府上,說不定能謀個一官半職。
格魯一邊在心里暢想,一邊向著鴿子飛去的方向追。跑著跑著,鴿子早已不知去向,自己卻闖入一個地方。他定睛一看,立刻被嚇壞了,這竟然是蒙古軍大營。
兩個士兵看到了格魯,用蒙古話嘰里咕嚕大喝一通,上來就把他摁到在地。
格魯趕緊解釋
“軍爺,我是發現信鴿,特來向你們報告的呀!”
蒙古兵聽不懂漢語,不過大概知道他說的是漢話。在蒙古人的眼中,漢人就是螻蟻,不,是臭蟲,是老鼠。于是格魯挨了一頓胖揍。
他們不知道,其實格魯根本就不是漢人,而是彝人。只是在這北方草原,不會說蒙古話,彝話又沒人能夠聽懂,只有說漢話了。
格魯心想,自己不提信鴿還好,一提就被打得那么慘,指不定這是軍營里的信鴿。他心里暗道,若非蒙古人問起,一定不能再說信鴿的事。何不搬出自己兒子,說不定蒙古人看在光祿大夫的面子上,會饒了他。
格魯哀求道
“軍爺,我兒子是光祿大夫帳下辦差的,他叫納魯尼蘇,我我,我是來找我兒子的?!?
幾個蒙古兵還是沒聽懂,又是一頓揍。這時,有個蒙古兵走了過來,他會說幾句蹩腳的漢語,于是跟其他蒙古兵道
“我認識這個老東西,他叫老狗?!?
蒙古兵聽說他叫老狗,一個個哈哈哈笑得前仰后合。
就在老狗闖入蒙古軍營,被蒙古兵毆打的時候,大營外一個與納魯尼蘇相熟的孩子看到了這一幕,他飛快的跑到新城建筑工地找納魯尼蘇。
幾個蒙古兵知道這老頭并不是奸細,而是成日在燕京城里廝混的老狗,便把他帶到營地將官處。
營地將官名叫巴剌瓦赤,是個三天不殺人就手癢難耐的人。
巴剌瓦赤問明緣由,知道這位“老狗”只是誤闖軍營,并沒有犯什么事,便一臉壞笑道
“既然沒什么大事,他又叫老狗,就讓他學幾聲狗叫,然后放了吧!”
格魯聽說學狗叫就可以走,自然趕緊學。由于成天跟流浪狗打交道,汪汪汪的幾聲,別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