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哲聽取了紀弘成的建議,獨立于內閣和中央府之外,設立了軍機會。因為水西是一只小麻雀,軍機會的規模也有限,主要以阿哲為主,根據敵情臨時召集幾位比較重要的首腦參議軍事機密大事。
次日紀弘成空著手到了木胯則西,他思考過,不能搬家,響水邑這邊也得經常來。至于君上為他準備的木胯小寨,他只打算住一幢小樓,其余的地方他另有大用。
他才走到半道,便于到了君長使者,使者告訴紀弘成,君長召他入木胯則西參議軍機大事。
紀弘成到達中央府正殿時,阿哲、卓日、汝卡阿諾、羅甸新頭人阿濟,以及一位紀弘成不認識的中年漢子已經等候多時。
紀弘成一到,便坐到了靠前空著的坐位上,幾案上已經擺好了茶水。
阿哲開門見山道
“弘成,大家都等你半天了。今天的軍機大事,事關我水西百萬子民吃鹽問題,大家都說說,有些什么辦法?”
開了場,阿哲才意識到應該向紀弘成介紹一下參會的人,于是道
“哦,弘成可能不認識,這位便是播州雄威將軍楊價。此次楊將軍來,是遵大宋皇帝陛下與衛國公之命,與我水西同進退,抵御蒙軍。”
紀弘成頓時一愣,這位便是楊價?在歷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有他在,蒙古人最終只好繞開了播州。遇到我紀弘成,這位小楊有福了,至少不會跟著大宋倒血霉。
其實紀弘成一直在想一件事,如今兀良合臺已經落到了自己手中,蒙古人從西南迂回滅宋的計劃幾乎處于癱瘓狀態,能不能救下大宋呢?
紀弘成不想刻意去拯救大宋,如果大宋能夠頑強的活下來,他也不會干預。但無論如何,他想要救下一批不該死的人。
紀弘成稍微走神,便反應過來,倒是楊價抱拳道
“紀師年少英才,楊價一介武夫,還請紀師多多指教!”
紀弘成抱拳還禮,連稱不敢。
阿哲繼續道
“現在蒙古人開始斷我水西鹽道,水西連續三月沒有一粒鹽進入,這樣下去,要不了多久水西人就會面斷鹽。大家都說說看,有什么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汝卡阿諾此時實際替阿哲掌管十萬人馬,是最有發言權的人,便先開口道
“君上,以我看,不如率大軍南下,趁廣西空虛,拿下廣西,這樣我們便有了產鹽地。”
大宋雄威將軍楊價道
“君上,本將以為,南下廣西,是一步險棋。依我看水西大軍與我雄威軍一道,出婁山關拿下瀘州和江津,與合州大軍連成一片……”
羅甸頭人阿濟搖搖頭道
“楊將軍所謀雖大,恐怕也是千難萬險,比南下輕松不了多少。”
阿哲把目光投向紀弘成,紀弘成卻不忙說話,而是問道
“不知大總管可有良策?錢糧賦稅,柴米油鹽終歸還是中央府日常事務,如果能通過施政之策解決,那就不用上升到軍事。孫子云‘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阿哲點點頭,也比較贊同紀弘成的說法。卓日大總管深吸一口氣道
“弘成,老夫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可我水西之地,乃至播州,竟無一處產鹽。如今商路斷絕,動用大軍運鹽,其實也跟開展差不多,還請大家多想想辦法吧。”
阿哲眉頭皺的更緊了,一時便有些冷場。紀弘成想了一會兒道
“依我看,解決鹽的問題,不用大動干戈,只需要派出十數個百人小隊,組成游擊軍,清剿沿途匪患,保障商路暢通,并隨時注意蒙古大軍動向即可。與此同時,把販鹽的利潤提高數倍,利潤趨勢下,不怕那些逐利的商人不趨之若鶩。”
阿哲的沒有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