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元軍喊話的俘虜,幾乎來自四面八方,一開始時是分別進行,最后統一了步調,喊話內容也相互借鑒,開槍的節奏也比較一致。
當水西抓住的俘虜停止喊話的時候,恐怖再次籠罩各個村落。沒等十個呼吸,一個村口掛起了白旗。雖然在夜里,白旗迎風飄蕩,又有火光照亮,老遠都看得清清楚楚。
有了榜樣,片刻之后,所有的村落都掛出了白旗,至此,張弘范大軍軍被水西軍控制,紀弘成打開了川峽四路的大門。
阿魯阿多沒有想到事情這么順利,提前完成了恩師交代的任務。留足了看押俘虜的兩萬人,阿魯阿多準備率領三萬大軍繼續入川,探馬卻送來了恩師的命令。
紀弘成命阿魯阿多整軍原地待命,接下來四川沒什么事了,要他與文天祥交接后,立刻返回木胯則西,準備馳援東路。
大軍分批把俘虜送往木胯則西,阿魯阿多則讓三萬人就地修整,等著文天祥前來接洽。
兩日后,文天祥來了,阿魯阿多在赤水之畔的馳道上迎接。
“師兄,讓你久等了。師兄行動迅速,戰功赫赫,天祥佩服!”
阿魯阿多又黑又壯,笑起來了兩排潔白的牙齒很是顯眼,像個豐收的農民,看起來特別喜慶。
“老弟,川峽四路,雖說元軍力量已被瓦解多半,但各個城池的守軍都極其頑固,地域又廣闊,恩師是怕我區區三萬人拿不下,才借師弟的威望,號召釣魚城和各路義軍,看來恩師對師弟的器重超過我呀!”
阿魯阿多是個耿直的水西漢子,說話不會拐彎抹角,紀弘成的心中所想,就這樣直白的道破了,倒是文天祥頗為尷尬,不知道如何圓場。
然而根本不用圓場,阿魯阿多似乎對被文天祥摘桃子這事一點意見沒有,笑呵呵的將虎符相送,拍拍文天祥的肩膀,翻身上馬,只身離去。
文天祥望著阿魯阿多的背影,頗為感慨。有阿魯師兄這等心胸寬廣之人共事,何愁大事不成?
俢月居。
紀弘成正在喂鴿子,阿魯阿多來了。
阿魯阿多一上閣樓,便跪下
“恩師!阿魯阿多幸不辱命。”
紀弘成回頭看著阿魯阿多,仿佛看著一位剛從蒙學班回家的孩子。這孩子,不驕不躁,這么大的功勞,輕描淡寫的一句幸不辱命便概括了。
“小魯,辛苦了!”
紀弘成也是輕描淡寫,自家孩子上學回來,接下來難道不是該上點家常便飯?這樣才自然嘛。可是卻有另外一個聲音道
“這一仗,你已經名揚天下。十萬蒙古大軍啊,沒有硬拼,幾乎沒有傷亡,生擒敵軍主帥,逼降十萬人,這個戰績在歷史上恐怕絕無僅有。”
阿魯阿多一看,是君長阿哲,連忙施禮,嘿嘿一笑道
“君上,其實我也沒做什么,就是按照恩師的指示,又有狙擊槍和空軍,若這樣都打不贏,那我就該負荊請罪了。”
阿哲也爽朗一笑,其實阿魯阿多也說的沒錯,歷史上沒有這樣的戰績,那是因為歷史上沒有出現過如此懸殊的武器裝備。阿魯阿多不居功,這令阿哲更加欣賞
“走,我請你和你的恩師,到飛崖殿吃大餐。”
吃大餐這個說法,也是從紀弘成這里學到的。自從學會了這一句,阿哲請人“吃大餐”便成了最好的獎賞。
荊湖南路,元軍以阿術為帥,率領四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直奔水西而來。
黔東各府,在臨安陷落之時,已經自發依附水西。此時聽說阿術大兵壓境,各州府組織民兵抵抗,為了提升震懾效果,并不自稱宋軍,而自稱水西軍。
各州府自發組織的水西軍,一開始只有數萬人,當張世杰領兵到來時,竟然一夜之間增加了十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