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蒙古人逐水草而居,只要有土地的地方,都可以有我們大元旗幟。”
伯顏不禁皺眉
“皇上,您這是?難道想放棄現在的基業,另起爐灶嗎?”
忽必烈堅決的道
“不!大元江山,來之不易,尤其大都,是我們的大本營,不能丟。我的意思是,接下來,咱們可以選擇跟新宋全面合作,隔著秦淮一線南北呼應。咱們的士卒能征善戰,咱們的大炮數量很多,我們可以把視野放到更寬,放到大海的和遠洋,這樣就不用跟新宋硬碰硬的爭地盤。”
伯顏也嘆息一聲道
“陛下深謀遠慮,只可惜,新宋的崛起,阻擋了陛下一統天下的步伐。”
忽必烈依然堅決道
“不!朕一統天下的步伐沒有停止,相反,朕找到了一條更加可行的道路。咱們在跟新宋合作的過程中,才能逐漸縮小跟新宋的差距。同時,咱們士卒和大炮,沒有停止征戰。到時候咱們手中的領土更廣大了,咱們手中的大炮威力更加強大了,咱們也有了飛球和狙擊手,到那時,才是真正有資格與新宋一爭雌雄的時候。”
伯顏道
“皇上,紀弘成不會不知道養虎為患的道理,他會坐等咱們強大到跟他一爭高下的地步嗎?”
忽必烈冷笑一聲道
“紀弘成和阿哲,都是一路人,他們自信,天真,何嘗不是自負?還記得我給你讀過的《三國》嗎?這本書還是紀弘成的學生寫的呢。煮酒論英雄一段,劉備為了逃出曹孟德編織的牢籠,假裝成膽小鼠輩,最終他潛龍如海,與曹操孫吳三足鼎立。如今,咱們也該韜光養晦,至少咱們不能跟新宋爭鋒,直到咱們攢夠足夠的實力,直到咱們能與新宋旗鼓相當。”
君臣二人一路聊了很久,接下來的國策也越來越明晰。最后忽必烈定下了兩個計劃。
第一個計劃,是進一步加強與西域三大汗國的聯系,畢竟是同宗同源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第二個計劃,打一場戰爭,向東擴展,尤其要拿下倭國。
將來要與新宋爭鋒,必須做到狡兔有三窟,倭國雖然是彈丸之地,但對于起家于大草原的蒙古人而言,那里不啻為一片新的天地。
忽必烈的心中,漸漸形成一個龐大的計劃,他要從西東北三面困住新宋這頭雄獅,說不定到時候西南面大海上也是他忽必烈說了算。
想到這些,忽必烈又開始意氣風發。
一月之后,忽必烈帶著大臣和御林軍返回大都。
坐上大明宮龍座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太監下旨
“樸不花,文房四寶伺候,研磨!”
文房四寶是常備的,樸不花其實早就命人準備好了,于是忽必烈攤開水西采買來的宣紙,開始潑墨揮毫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這是一幅壯麗的橫幅,看得精通書法的劉秉忠都心驚不已。他本來想說,陛下您不該說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可見到旁邊的伯顏連連叫好,他只好閉嘴。
再看忽必烈,踩了他爺爺一腳,不但沒有半點歉意,反而有一種對著神像撒尿的快感。
沒有這樣的勇氣,如何能夠做到長江后浪推前浪?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