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那崗村小佳非常狡猾,自己的戰(zhàn)艦加速逃離,讓兩翼的戰(zhàn)艦不知不覺間包抄阿魯阿多的戰(zhàn)艦。與此同時,大量的炮彈落在水西艦前方,激起水霧與大浪,阻擋水西艦的視線。
阿魯阿多不由得扼腕嘆息,如果再多有兩艘鐵甲艦,互為犄角之勢,這場海戰(zhàn)想要全殲倭軍也不是不可能。好在這水西艦機動靈活,迅速擺脫了倭軍艦陣的包圍。
……
崗村借著戰(zhàn)船多的優(yōu)勢,一路順風北上,阿魯阿多不敢深入,只是看準了那只艦船落在最后,用大炮進行轟擊。
由于水西艦加足了油料,追擊了一天,到了西海道海域時,共擊毀倭國艦船六十余艘。眼看要到達倭國本土,孤軍深入是兵家大忌,加上油料所剩無幾,阿魯阿多才命令返航。
此戰(zhàn)水西艦始終與倭國艦船保持五十里以上距離,倭國大炮受射程所限,根本無法損傷水西艦分號。
崗村小佳帶著參軍敗將,沿九州東海岸繼續(xù)北上。崗村此次帶著這支海軍回倭國,是為了解西海道之危——蒙元在西海道大量曾兵,眼看步步為營,向京都和鐮倉推進,倭國本土危在旦夕。
本來有這支強大的力量加入,倭國此戰(zhàn)完全有反敗為勝之機,誰料到主將崗村在琉球惹了阿魯阿多這個大麻煩,一只百余艘戰(zhàn)船,一百多門大炮的艦隊,被打得七零八落。
此時已是黃昏,眼看夜幕將至。崗村小佳站在甲板上,他通過望遠鏡,確認阿魯阿多的鐵甲艦已經(jīng)遠去,終于松了口氣。
這四十來艘戰(zhàn)艦上的倭軍將士,早已疲憊不堪,今夜必須好好休息,才能在明日突襲元軍位于幾處港灣中的大本營。
當夜,崗村帶著這支頗為龐大的船隊,隱蔽在一處島嶼的海灣之內(nèi)。這是一招險棋,若是今夜起大風,這小小的海灣根本無法躲避大風浪,四十幾艘大船將會大浪掀翻。
不過崗村常年在這大海上漂泊,對天氣有超于常人的感知,他知道,今夜起大風浪的可能性不大。
當然,幾十條船,上萬人的性命,全靠賭是不成的,他之所以選擇這座孤懸海外的小島停靠,便是以防萬一。萬一大風浪來臨,所有人可以棄船登島,雖然這些大炮和船只沒有了很可惜,但人還在就好。
別看是一窩殘兵敗將,崗村手下這一萬人,可是熟悉水戰(zhàn)的士兵,個個拿到倭中,都是精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