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輛戰車、卡車。他親自帶領國中將領,披堅執銳,向天津衛挺進。
行程至半,前鋒偵察軍傳來消息
“陛下,西洋統帥皮爾率領大軍直奔大都,離我軍不到百里。”
忽必烈露出一個猙獰的笑,語氣平淡道
“既然西洋人來送死,我們嚴陣以待,殺光他們,奪回天津衛!”
忽必烈說話的聲音不大,然而他周圍的人聽到此言,義憤填膺,開始齊聲高喊
“殺光西洋人,奪回天津衛!殺光西洋人,奪回天津衛!”
接下來是緊鑼密鼓的排兵布陣。忽必烈并不是莽撞之輩,他聽到了伯顏慘敗的經過,知道西洋人有強大的坦克裝甲軍,如果不做好周密的部署,必然重蹈覆轍。
忽必烈其實還是有些心虛,他的身后就是大都,是大元帝國的心臟,如果讓西洋人的坦克長驅直入,那么離亡國也就不遠了。
忽必烈迅速定下作戰策略。
第1步是嚴防死守,讓幾十萬人,形成強大的炮兵、機槍陣地,守住國門。
第2步,是命令士兵們立刻開始構筑工事。雖然坦克幾乎是全地形的戰車,但并不是真正的什么地形都能上。忽必烈命令士兵們挖出又深又寬闊的壕溝。
忽必烈有著卓絕的軍事才能,在武器裝備比對方落后的情況下,他充分的發揮了自己的兵力優勢。往大都一邊的壕溝壁壘,如同是一堵懸崖,即使敵軍的坦克再厲害,也無法攀爬上去。他還在大都一側遠離戰場的地方,堆積大量柴薪與火油,作為下一步之用。
令忽必烈納悶的是,敵軍并沒有按照他的預想讓坦克打頭陣,而是在忽必烈的對面開始集結,拉開了打炮戰的架勢。
隨著皮爾一聲令下,開始了炮擊。雖然皮爾在天津衛得到了補給,但是西洋軍的彈藥都是特制,不可能在天津衛就地生產,因此他要節約著使用炮彈。
這一波泡機并不是飽和攻擊,而是零星的遠程射擊,以示威力。
忽必烈下令還擊,然而一炮兵將領稟報
“陛下,我們的大炮射程沒有那么遠,根本夠不著皮爾的軍隊……”
經過這位將領的解釋,忽必烈才知道,他眼前的這片與敵軍之間的開闊地,竟然有幾十里之遠。西洋人剛好把對峙的陣地,設在了元軍的大炮射程范圍之外。
這下忽必烈有一種老牛掉進水井里,有勁兒使不出的感覺。如今戰壕工事已經修筑完畢,敵軍就是不進入自己的射程范圍之內,而他們的大炮卻時不時的能夠打到自己的陣地上來,這可如何是好?
阿里海牙建議
“皇上要不要命令裝甲軍向前推進,把大炮送到前端夠得著西洋軍的地方?那樣可以對他們進行飽和攻擊,再說,咱們幾十萬人包圍他們幾萬人,還不手到擒來?”
這位阿里海牙,屢次成為敗軍之將,一直沒有什么存在感。此時是關鍵時刻,看到自己的大軍擁有新式武器,如此雄壯,卻在西洋人的幾萬人面前裹足不前,他的心里覺得,這比當初在珠江口敗在汝卡阿諾的手下還要窩囊。
忽必烈不是一個沖動的人,他思忖半晌才道
“不可!敵軍有坦克,大炮射程遠,我們把大炮送到前端,固然可以對他們進行飽和打擊,然而在調整部署的過程中,就會讓敵軍有機可乘。現在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堅守陣地——子聰!”
劉秉忠上前。
“立刻派人前往新宋,請紀弘成派遣海軍從天津衛登陸,與我們對西洋人實行夾擊,把它們消滅在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