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著,陳老漢走過來笑道:“張全,萬勝,琪配沒有給你們紅包,我可要給呢。”他說著便把銀包往他們兩人懷中各塞了一個。
張全道:“陳老伯,琪配是誰呀?”
陳老漢說:“就是我兒子呀,他現在叫陳琪佩,字正南,是我請人為他取的名和字,你們說好不好?”
張全和徐萬勝連忙說:“好,好聽,哥哥叫陳琪山,他叫陳琪配,字正南。好,我們以后就喊他正南了。”
徐萬勝笑著對陳正南道:“好,你現在姓陳了,今后就是我們莊戶人家了,我們兄弟以后只會更親近、更方便的呢。”
陳正南道:“以后還要靠兩位哥哥多關照,多幫襯。”
徐萬用勝道:“那是自然,還用你說嗎?”
幾個人說著話,陳正南就到了正房三間連通屋子里,忙著打掃地面,把張全和徐萬勝借來的桌椅板凳在三個房間里擺設停當,然后又準備茶壺、茶碗、筷子、酒盅,客人凈手的水盆和手巾,把帶來的花生、點心、米糖、糕餅都找了盤子裝好,擺設停當,忙得一刻不停。
廚房里,徐萬勝的老婆對張全家的說道:“陳老伯的命真好,他收的這兒子,打燈籠都找不到。”
張全老婆說道:“誰說不是呢,心好,模樣好,還勤快。”
徐萬勝老婆又說道:“是的呢,真的是一個周全的人物,啞巴都沒話講。”
大家說笑著,手中不停地忙,廚房里煙霧繚繞,蔬菜的香味彌漫在廚房和院子里。這普通的人間煙火味,讓陳老漢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和溫馨,倍覺愉悅。
不久,客人開始上門,先來的是碾房里的幾個工友,大家都說笑著,有的還帶來了自家的蔬菜和瓜果,也有人拿了一瓶酒,有人拿了一只母雞。
陳老漢和陳正南一邊道謝,一邊慌忙接了,請他們到里邊坐下,吃茶,品嘗點心,吃花生。
大家坐著,陪陳老漢說話,陳正南則在廚房和正屋里兩邊招呼著。
不久,莊子里的幾家大戶頭面人物也陸續到了,陳正南又忙著招呼個不停,同陳老漢與他們一起寒暄,請到屋里分桌坐下,大家喝茶,敘話,談這場大雪,談小麥雪后一定會長得更滋潤,來年是一個大豐收年。
對于莊戶上的農家而言,還有什么比這更好的呢?
陳老漢忽然想起一件事,叫了陳正南過來,讓他認識來客中的周地伢子:“這位是周相公,這方圓十幾里買地賣地都要找他,你可以和他敘敘。”
周地伢子說道:“陳大爺,你這兒子要買地是嗎?”
陳正南點頭道:“周叔叔,我沒有什么錢,想買一些邱家湖里的地,想請你幫忙。”
周地伢子忙說:“這個容易,我就是吃這碗飯的。不知你可有看好了的地?”
陳老漢說道:“有的,我兒子看中的是小河灣葦子溝那一片高臺地,有30多畝。周相公,你知道那里是誰的吧?就不知道人家可愿意賣地。”
周地伢子爽朗地笑道:“天下就沒有不賣的地,只看你價格有沒有出到位。只要找到我,買哪塊地都可以。你說的那塊地我自然知道,那地的主人就住在我家西邊不遠,回去我就給你問這件事情,過了年我就能給你辦好。”
陳正南連忙拱手作揖:“謝謝周叔叔。”
周地伢子說道:“你我都是自家,哪里要謝?再說,這親歸親,金歸金,我幫你買地,自然也是要從中間抽紅的,所以不要怪我貪財,畢竟我就是吃這碗飯的。規矩是幾代人立起來的,不能隨意更改破壞,你說對不對?”
陳正南笑道:“理當如此,一切全靠周叔叔成全照顧。”
張全和徐萬勝在廚房里幫忙,徐萬勝不時出來看看,暗中數了來客的人數,對陳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