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五人也都上前拱手向陳正南祝賀,他們中間也有幾人認得蔡秀才的,便過來行禮。
蔡秀才原本和他們半生不熟的,因為今年是鄉(xiāng)試之年,他正準備要去安慶府參加鄉(xiāng)考,所以見了這些人便不得不應(yīng)付一下。
大家說著話,便講到了今年鄉(xiāng)試的話題,蔡秀才來了勁,眾人很快講定了過兩日就在一起做一個文案,大家在一起研討做文章的事,之后一同去安慶考試。
蔡秀才又把王老板介紹給他們,才敘了幾句話,就說道了大家互相之間都有共同認識的人和親戚,很快便熟絡(luò)了起來。
這時,就聽見莊子那邊有放鞭炮的聲音,這是林姑娘已經(jīng)從張全家發(fā)嫁了。
陳老漢門前雖說沒有陳氏家族的人過來幫忙,卻有后面李四六一家,還有許萬盛一家,加上陳正南之前熟識的的莊客和碾坊的長工,也有二十多個人,都在門前熱熱鬧鬧地等著,吃著瓜子說著閑話。
不到一會兒,就聽見那邊嗩吶聲音過來后,林姑娘坐了六人抬的轎子,轉(zhuǎn)眼之間就到了門前。
有莊客趕忙燃起了鞭炮,徐萬勝家的和李四六的老婆馬紅云上前接著,張全家的這時成了林姑娘的嫂子,她跟了小轎一直送到門前,停轎后上前扶了林姑娘出來。
眾人只見:新娘林青竹頂了大紅的蓋頭,上身穿紅娟衫,外套繡花紅袍,頸套項圈天官鎖,胸掛吉祥鏡,肩披霞帔,肩上挎了子孫袋,手臂纏了“定手銀”;下身著紅裙、紅褲、紅緞繡花鞋,千嬌百媚,一身紅色,喜氣洋洋。
李四六的老婆馬紅云和徐萬勝家的兩人趕忙上前攙扶著,進院跨了火盆,朝著早已布置好的張燈結(jié)彩的堂屋里走去。
此時,陳正南頭戴錦紅緞帽,一襲紅袍,金色馬褂,面目整齊,倜儻儒雅,一雙朗星陽光溫暖,叫人忍不住地瞧了又想瞧。
陳正南喜笑顏開地接著林姑娘,牽了她的手進入堂屋內(nèi)一同站定了,二少爺就主動任了司儀,他請陳老漢坐在堂屋中央,之后便喊起了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送入洞房。
一群這家那家的小孩子們在院子里、堂屋里、洞房里亂竄、要喜糖。
林姑娘被送進了東邊的洞房,鄰家孩子、姑娘、女人都慌忙圍上來,開心地嚷嚷著讓陳正南挑起蓋頭來,眾人不論老的、少的,都想擠在前面想看一看,洞房里一時熱鬧異常。
那些秀才和長工們素來是見過林姑娘的,并沒有覺得什么,只有王老板和蔡秀才,當他們倆見到揭去蓋頭的林姑娘時,都不覺得呆了。
兩人怎么也沒想到,陳正南居然娶了這樣一個如花似玉,又書香氣逼人,氣質(zhì)高雅的女郎,這讓他們大惑不解。
后來,酒席宴飲中兩人才從秀才們口中得知,這女孩的父親居然是舉人出身,她自幼深得父親教誨,琴棋書畫無一不精,書法更是一絕,人又聰明賢惠。
蔡秀才和王老板吃驚之余,更為陳正南感到高興,加之中午又同那班秀才坐在一起,兩人自然也就多喝了幾杯,只喝得興高采烈醉醺醺的。
散席后,蔡秀才拉了陳正南的手說了又說,直把陳正南的肩膀拍了十幾下,好一番夸贊后,才同王老板坐了小四駕的馬車回正陽城去了。
晚間,自有一幫人來鬧房。
新房內(nèi),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熏香,桌上擺放著寓意吉祥的果品和糕點,徐萬勝家的和李四六家的等一群村里女人,張羅著新婚夫婦喝了交杯酒,又吃了合歡糕,鬧了好一會兒,這才都都去了。
陳老漢送客回來,關(guān)了院門,一時不困,就拿起掃帚掃了一會兒地,才到西房里睡下。
眾人散盡,紅紅的燭光如水,映照著紅色的窗花,室內(nèi)一派溫馨而寧靜。
陳正南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