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希怡等既聞高僧言,心生敬畏,知佛法無邊,非己輩所能測。富商亦感激涕零,愿以重金酬謝。樊希怡擺手拒之,曰:“吾輩修行之人,除魔衛道,豈為錢財?”富商嘆服,遂贈以良駒數匹,以助其行。
眾人辭別富商,策馬而行。時值深秋,林間落葉紛飛,寒風蕭瑟,更添幾分陰森之氣。江玲撫琴一曲,以慰眾人之心。琴聲悠揚,如泣如訴,似有化解世間愁苦之力。
冥九聞之,贊曰:“江玲琴藝,愈發精進,令人嘆為觀止。”
樊希怡點頭,目光深邃,似有憂慮:“此行未知吉兇,吾等當更加謹慎。”
言罷,眾人繼續前行。忽見前方一山谷,云霧繚繞,若隱若現。谷中傳來陣陣鐘聲,悠揚而深沉,似有佛光隱現。
樊希怡勒馬,曰:“此谷必有古寺,吾等可前往一探。”
眾人應之,策馬入谷。果見一古寺藏于林間,名曰“云隱”。寺門大開,香火鼎盛,與先前所見破敗之景截然不同。
眾人下馬,步入寺中。寺內僧眾皆盤膝而坐,誦經之聲不絕于耳。一老僧見眾人至,起身相迎,曰:“諸位施主遠道而來,有何貴干?”
樊希怡合十行禮,曰:“吾等修行之人,途經此地,聞鐘聲悠揚,特來參拜。”
老僧微笑,引眾人至客堂。茶畢,樊希怡問:“老僧可知近日江湖中可有異事?”
老僧沉吟片刻,曰:“近日確有傳言,說是一邪教欲圖不軌,四處作惡。然老僧久居深山,未知詳情。”
樊希怡點頭,心中暗自思量。忽聞寺外傳來喧鬧之聲,眾人驚疑,起身而出。
見一群村民手持棍棒,圍于寺外,神色憤怒。一壯年男子高呼:“此寺藏匿邪教妖人,吾等要將其鏟除!”
樊希怡等聞言,急忙上前勸阻。然村民情緒激動,不聽其言,欲強行沖入寺中。
老僧見狀,雙手合十,高誦佛號:“阿彌陀佛,諸位施主切勿沖動。老僧愿以性命擔保,寺中并無邪教妖人。”
村民猶疑,壯年男子怒喝:“汝等妖人慣會花言巧語,休要騙吾等!”
正爭執間,忽見一黑影自寺后掠出,直奔村民而去。眾人驚呼,樊希怡挺身而出,與黑影交上手。
黑影身手矯健,招招狠辣。樊希怡與之纏斗,漸感吃力。冥九、江玲見狀,紛紛出手相助。
黑影見三人聯手,冷哼一聲,身形暴退,欲逃。樊希怡急追,然黑影速度奇快,眨眼間已無蹤影。
村民見狀,更信邪教妖人之說,欲圍攻老僧。樊希怡等急忙勸阻,雙方劍拔弩張,一觸即發。
忽聞一聲鐘鳴,響徹山谷。眾人驚疑,循聲望去,見一老僧自寺后緩步而出。其面如冠玉,目若朗星,手持一串佛珠,渾身散發著淡淡佛光。
老僧行至眾人面前,雙手合十,曰:“諸位施主,切勿沖動。老僧愿以性命擔保,寺中并無邪教妖人。”
村民猶疑,壯年男子喝問:“汝何人?”
老僧微笑,曰:“老僧乃云隱寺主持,法號慧明。”
壯年男子冷笑:“僅憑汝一言,便欲吾等信服?”
慧明老僧微微一笑,從袖中取出一卷佛經,緩緩展開。眾人只覺眼前一亮,似有佛光普照,心中雜念頓消。
慧明老僧高誦佛經,聲音洪亮,如泉水叮咚,又如春風拂面。村民聞之,神色漸緩,手中棍棒亦緩緩放下。
樊希怡等見狀,心中暗贊佛法無邊。慧明老僧誦經完畢,合卷微笑,曰:“諸位施主,可知佛法廣大,能度化一切苦難?”
村民點頭,神色敬畏。壯年男子躬身行禮,曰:“小人有眼無珠,冒犯大師,還望恕罪。”
慧明老僧擺手,曰:“無妨,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