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陳華的描述,他口中的匿名郵件一共有三封。
第一封教唆他殺江陽,應該只是試探。
對方料定一般人根本不敢動手,頂多當做惡作劇。
郵件的目的是探探陳華的底,判斷他能否為組織所用。
看重的是他的惡,還有對金錢的貪欲。
想用錢收買陳華做事。
近階段,因為嚴打的進行,各地警方手段層出不窮,雷厲風行。
江陽給警界樹立的榜樣,讓大伙兒干勁十足。
短短一個月,就拔除不少國際殺手組織埋著的地雷。
當新發展的下線,一個接一個的被抓捕,鷓鴣不可能不著急。
槍斃是小,就怕華國警方順藤摸瓜,一次性清算。
如此強大的效率,某種程度上加速了國際殺手組織想要擴大下線的決心。
鷓鴣能在國際社會有如此大的影響力,甚至連續十年壓著國際刑警,不是沒道理的。
至于陳華收到的第二封郵件,是給他的好處。
也是他的把柄。
第三封也是一樣,是堵住陳華恐懼的一顆糖。
同時也在向展示組織的實力。
這一點,大伙兒心知肚明。
寥寥幾句,江陽就把陳華面對的情況分析透徹。
“……然而一般人無法做到實時觀察一個人,尤其連各種行動細節,動作,都一清二楚。”
針對這一點,江陽判斷:“這個人一定潛伏得很深,并且也在天華府工作。或者說,在陳華進入后廚當幫工那會兒就開始注意到他,并且預備實施計劃了。”
“再有一點,這兩天我們圍繞天華府展開調查時,他應該不在。”
其他的都可以理解,但江陽說的最后一點,大家沒懂。
“為啥不在?你咋知道的?”
余敬忍不住追問。
江陽干巴巴憋出兩個字:“直覺。誰干了壞事會留下,等著被抓?而且我們跟國際殺手組織鷓鴣的交鋒不是一兩次了,幾乎每一次碰面都能擊殺他們引以為傲的殺手。”
“我不認為對方會傻乎乎的躲在暗處,依照前幾次的經驗,他應該在陳華完成殺人之后就離開了。”
他嘴上說的一套一套,非常有條理性。
實際心里就一個答案:因為罪惡雷達并未發現紅色小點的罪犯!
“所以我們下一步的計劃,是把陳華身邊的人,重點是符合你描述的這幾點的人,全都深入調查一遍?”
余敬領會到江陽的意思,問出口的同時心里早就有了答案,準備著手去干,“行啊,那我再跟天華府的吳經理聯系一下。”
“晚點再去陳華以前的學校,實習單位問一問。”
陳華剛畢業沒多久,履歷很簡單,查起來方便。
江陽點頭,“我親自跑一趟交管大隊,讓他們把天華府一個月以內附近路段的監控錄像都翻出來。”
“對了,王姐,陳華和陳碧霞的家人你多關注。”
“啥意思?你怕有人滅口?不至于吧。”
王姐說:“陳華又不是正式成員,連所謂的‘組織考核’都沒通過吧。”
江陽緩緩搖頭,解釋道:“我懷疑的是,陳華在不知不覺中有跟鷓鴣潛伏在天華府的正式成員接觸過,甚至說過話。”
“但是他自己沒印象。”
“先休息,我慢點再提審他一次。”
真言耳光打滿,能讓人口吐真言。
但前提是,這人潛意識里覺得自己說的就是實話。
有時候一個人的認知會出現偏差。
如果潛伏的殺手和陳華只是若即若離的同事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