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夢空間里:
塞外古戰(zhàn)場上,風沙肆虐,常有死尸引來寒鴉密密麻麻如一片片黑點在這里聚集,又飛起飛落,伴著寒風發(fā)出哇哇鳴叫。
一列列馬車碾過古道,駛向陽關城方向,馬車上拉著大明軍隊從敵軍那里繳獲來的器械物資,誰也沒有注意到,一只寒鴉突然飛臨了馬隊的上空,盤旋之后停在了一輛馬車的車廂上面。
不遠處一棵枯樹后面,悄悄隱藏著一個人影,是個十一二歲的女孩兒,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看著大明的馬隊消失了蹤跡,這才從枯樹后面走出來,走了不遠,見到一個剛剛堆砌的小土包,女孩兒撲通跪倒,哭道:“小姐,你這樣舍命而去,與小湘從此天涯永別,你讓小湘今后如何承受這孑孓的傷悲,又如何挨過一個人漂泊的日子?”
這個女孩兒就是當年的王小湘,王小湘本是一名漢人,王小湘的父母是被草原部落擄來的,當時的王小湘正在母親的懷里,跟隨做奴役的父母成了草原部落的一名小奴仆,王小湘的父母后來死于一場瘟疫。
王小湘伺候的小主子叫雨蝶,全名孛兒只斤雨蝶,是草原部落中的貴族后裔,草原可汗的親侄女,按漢人習慣講,是一名郡主。
雨蝶父親有在明朝京都的生活經(jīng)歷,之后逃亡到了荒涼的漠北之地,雨蝶從小就開始學習漢文,講漢語,學詩經(jīng)作畫,雨蝶父親見到流落為奴的漢民女孩兒王小湘孤苦無依,又聰明伶俐,便收留了王小湘,并讓王小湘與雨蝶一同學習。
王小湘與郡主孛兒只斤雨蝶同齡,孛兒只斤雨蝶待王小湘視若姐妹,
徐賽率領的大明軍隊追趕殘軍部落時,雨蝶父親為保哥哥草原大可汗逃走,與他交換了衣服和馬匹,在大明軍隊的追擊中,被一箭射穿而亡。他的一家老小也被沖散,王小湘始終與雨蝶在一起,見后面追兵漸漸逼近,早已經(jīng)換成男兒裝束的雨蝶身背箭簇,與王小湘作別,王小湘不忍離去,雨蝶說道:
“你是漢民,又穿著奴婢衣服,明朝軍隊追過來時,你只管報出你的身份就可,他們不會把你怎么樣的,你沒必要隨著我們一同赴死。”
王小湘跪地說道:“小姐待小湘有如姐妹,小姐有難,小湘怎能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離開小姐,要逃,我們一起逃,要死就一起死,小湘絕不離開小姐半步的,再說,小姐精通漢文,你告訴明軍,你是被擄過來的漢民,便可與小湘一樣活命。”
雨蝶一聲苦笑,“父親被殺,雨蝶不愿逃生茍活,可惜大仇未報,不過雨蝶寧死,也不愿做辱沒祖先的事。你走吧,小湘,回到你的漢民中去吧,如果對我有情有義,我死后,請將我掩埋,不要讓我暴尸荒野,如果我的靈魂不散,我會去找你,希望到時你能助我報得這血海深仇。”
雨蝶說完這段話,騎上了一匹快馬決然而去,雨蝶日常習文學畫,也學馬上射箭,她是草原之女,敵方大軍壓境在即,她即刻就換上了一身殺敵盔甲,沖進交戰(zhàn)的陣中。
王小湘與雨蝶分別后不久,被明朝軍隊俘獲,王小湘報出了自己漢民身份,又能說清楚具體的家鄉(xiāng)地址,明軍便將王小湘釋放,之后一直躲在暗處觀察著雙方交戰(zhàn)情況,王小湘見到了小姐雨蝶被俘被殺的全過程,明朝大軍離去,王小湘回到行刑現(xiàn)場,準備親手掩埋小姐雨蝶,發(fā)現(xiàn)雨蝶的尸首已經(jīng)被明軍掩埋掉,她伏地痛哭了一通,在上面做了標記,見暮色漸漸籠罩下來,便沿著明軍馬隊留下的印記一路前行。
三個月后的敦煌城中,街上行人如織,此時街心中圍著一群人,人群中央坐著一名女孩兒,女孩兒頭上插著草棍,十一二歲的年紀,面容端莊,身下的紙板上有幾個字分外醒目:本小女子愿賣身為奴,只愿為換得銀兩,給死去的父親購得一口上好的棺材將其下葬。
原來是賣身葬父。
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