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耕猶豫再三之后,最終還是決定不去打擾其他人。
大家都是今天剛到這里,旅途勞累,肯定都希望能好好休息一下。
于是他回到自己的房間,選擇了休息。
在這個陌生的地方,沒有太多可供消遣的方式,唯一的樂趣就是閱讀一些報紙。
秦耕隨手翻閱著,但沒過多久,便覺得索然無味,準備打開賓館里的收音機來打發時間。就在此時,傳來一陣敲門聲。
門外的人說道:“我們是組委會的工作人員,來給您分發一些資料。”
隨后,兩位年輕的工作人員將資料送入了房間。
秦耕正好閑來無事,便開始仔細查閱這些資料。
其中包括大會的日程安排、領導的講話稿以及秦耕自己撰寫的論文等。最后,他注意到一份名為“消化內科全國專業委員會改選名單”的文件。
秦耕仔細看起了名單。
名譽主任委員湯少華。
候選主任委員,松程麗。
候選副主任委員張小明,周熙云,江孜月,秦耕。
當看到他自己的名字時,秦耕心中并沒有太多的驚訝,但身體還是不由自主地微微一顫。
這一切來得如此之快!
在前世,秦耕一直努力奮斗,直到56歲才成為全國急癥外科的副主委,而這也是他前世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
然而,在這一世,他似乎毫不費力地就達到了這個高度。
秦耕激動得難以自抑,忍不住在房間里打起了一套軍體拳,盡情釋放著內心的喜悅和興奮。
"嘿嘿,我竟然成了全國最年輕的副主委!"
秦耕自言自語道,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他感到無比的滿足和欣慰。
隨后,秦耕又仔細查找了那幾個人的名字,果然在"顧問"欄目中找到了湯少華、劉慶余、海因里希·邁爾和程希印等人的名字。
這些人都是業界的知名專家和學者。
湯少華是名譽主委,是因為他的師父是協和的張大教授,張老,我國消化內科奠基人,也是消化內科國內第一人,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內醫學界最聞名的老教授之一。
為了表示對他的尊敬,他的學生湯少華被授予“名譽主任委員”稱號,并且已經是第二次了。
他曾經是主委,他做主委做了10年,現在因為年紀大了,就不再做主委了。
湯少華本身也是科學院學部委員,也就是后來的院士,今年73歲了,他只比他老師小13歲。他本身在學術界的地位就極高。
劉慶余,301醫院的消化內科專家,今年也70歲了。
海因里希·邁爾的母國是德國,他一直在滬市第一醫學院工作,上海解放前就在這里,解放后,他繼續在這所大學任教,他是全國有名的專家,擔任《內科學》的主審。
程希印是第二醫學院的消化內科專家,他是《內科學》教材消化內科的主編,今年78歲。
還有幾個顧問,秦耕大多不認識。
只有一個叫程敏的,秦耕心里緊了一下。
他就是秦耕所在附屬醫院的程教授。
秦耕沒有聽過他的課,他上大學的時候,程敏應該是因為年紀大了離開了講臺。
是的,程敏今年71歲了,再過十年,他就應該是80多歲了,即使還帶研究生,也不再給本科生講課了。
不管怎么樣,程敏是秦耕的故人之一。
秦耕眼睛落在候選主任委員松程麗的簡歷上。
協和醫院大內科主任,中華雜志社醫學部聯絡人,世衛組織消化內科學會常務理事,內科學亞太區副主任,上屆全國消化內科學學會副主委,博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