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天夜里,來了一輛大卡車,上面全是裁好的木材,賴師傅帶著幾個人,很快就把木板卸下來,送進秦耕雜物里。
滿屋子的芬香。
“這么快?”秦耕高興地問。
“也不快了,本來前天就要送過來的,沒有卡車。”賴師傅把棉紗手套摘下來,他請了5個人干活,兩把鋸子,其實也用不了幾天。
大嫂把650元錢交到賴師傅手里,賴師傅笑了笑,收進兜里。
對于他們來說,能有機會賺點辛苦錢,也是一種蠻幸福的事,他們總共6個人,一輛卡車,卡車運費50元,其他人前后7天時間,平均賺了近百元,這樣的報酬,他們相當的滿意。
服務也到家,他們連邊角廢料都沒有浪費,收集起來,說不定將來還有用。
“沒做好的地方請批評指正。”賴師傅臨走時對秦耕說。
“很好了,我根本沒想到有這么快。”秦耕打內心感謝。
“不快了,木工房有突擊任務,耽擱了兩天。今后有什么活,吩咐一聲,兄弟們加班加點趕出來。”說完,他們搭上卡車走了。
秦耕回到屋里,看著占了半間房子的木材,紅色的木材似乎打了一層油,有一種飽滿的感覺。
木材還散發一種濃郁的香味,給人一種很舒服的享受。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喜悅之情,這些木材看起來品質上乘,他似乎看到了精美的家具。
老爸放馬回來了。
他一進屋,目光立刻被半間房子的木材吸引住了,臉上露出驚喜的神情。"這木材好啊,可以幫我們做兩副棺材——咦,怎么都是這么薄的,做棺材要3寸厚的。"
老爸喃喃自語道,眼中閃過一絲惋惜。
秦耕皺了皺眉頭,說:"還早呢!再過20年考慮這事不遲。"
老爸卻并不領情,一臉不屑地說:"20年?嘿嘿,這樣的生活,能活兩三年就滿足了。"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對現狀的滿足和欣慰。
秦耕笑著反駁道:"好生活就要活到100歲!"
正說著,大嫂走了進來,告訴秦耕:"徐三哥下午過來了一趟,送來了背背上的充電電燈來,你可以背上山打獵。平常家里停電了,也可以用它。"
秦耕聽后,心中感激不已。
秦耕忙說:“在哪里?哦,這是吧?”
打開一看,這東西太好了,晚上在山上打獵,手電筒還是不行,亮度不夠,還不方便,這充電的電瓶背在背上,燈頭固定在頭上,看哪照哪,打獵是對好了的。
9天前,秦耕打獵回來,大嫂割了五斤肉,對秦耕說:“秦耕,送徐三哥家去,讓他們家也嘗嘗鮮。”
秦耕聽后,不禁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按照大嫂的要求將肉送到了徐家。
徐老三看到秦耕送來的新鮮豬肉時,高興得當場就從柜子里拿出一包珍貴的雪茄,作為回禮送給了秦耕,并熱情地邀請他留下一起吃飯。
秦耕說已經在三分場吃過飯了,但徐老三堅持要他再吃一頓,秦耕實在推脫不掉,只好答應。
那天,秦耕品嘗到了徐老三親自炒制的美味野豬肉,他驚訝地發現,原來野豬肉可以做得如此美味。
他這才意識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雖然大嫂炒的野豬肉也很好吃,但徐老三的手藝比她好很多。
在那個年代,在西雙版納這個特殊地方,真的不要輕易吹噓自己的手藝,甚至專業廚師也不要沾沾自喜。
在這個群體中,的有支邊湖南人,有接受再教育的和四川人上海人,還有來自五湖四海的南下干部,更有土生土長的各民族。
誰的廚藝好,真的很難說。
就拿南下的那群人來說,有的人 他們曾經在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