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啟稟潘將軍”
“監國有將令,二炮營架好陣地后,馬上對阿瓦城進行炮擊”
“一刻不要停,不要節省火藥炮子,往死里轟,把北城墻上面的城樓、垛口、女墻、耳墻,全部轟爛轟掉”
7月19日早上,明軍大營軍議結束后,朱雍槺的軍令就傳到了前陣最前線,開始下令二炮營炮擊北城墻。
軍議的結果就是等,等東路的線國安,北路的淮國公馬寶,幾萬兵馬大會師,再三面合圍,正式圍攻阿瓦城。
但這并不妨礙二炮營打炮,如今整整90門滅虜將軍炮,是專門用來攻伐城墻的利器,即便是轟不倒城墻,也能打爛上面的防守體系。
這個年頭,7斤重的前膛實心彈,威力大射程遠,但緬甸阿瓦城的城墻,也不是紙糊的,幾米十幾米的地基,全是磚石包夯土層,消耗萬枚鉛彈,扛上好幾天太正常了。
別說這個阿瓦城,當年尚可喜進攻廣州城的時候,也是如此,幾百門大炮重炮,轟隆了好幾天,最后才轟塌城墻。
“來人”
聽到監國將令的副將潘忠,不敢有半點馬虎,趕緊接過信箋(印璽),確認無誤后點了點頭,轉過身,面色剛毅冷峻,開始大聲下令:
“傳令,滅虜將軍炮分5組,架設在山坡最高處,分5段射輪流打炮”
“傳令,其他大小一百多門小炮,往前推60丈,同樣分5段射”
“通知全營的哨長,滅虜炮打一個時辰,歇半個時辰,其他小炮打一個時辰,多歇息兩刻鐘,不得有誤,如有違抗,軍法從事”
二炮營早就選好陣地,等的就是監國將令,意氣風發的打炮高手潘忠,當然沒有半點拖延,直接下令開干。
半年多以前,勇衛營剛剛成立的時候,就設置了專業的炮兵,即便是沒有火炮,那也是專業的打炮高手。
他們潘家,可是岷王府的家臣家將,是大明監國的第一擁護者,必須堅決毫不猶豫的執行監國軍令。
“轟隆、轟隆、轟隆、、”
“轟、轟、轟、、”
“噼里,啪啦,啪啪,,,”
“啊,啊,啊、、救命啊,,”
,,,
一刻鐘后,阿瓦城北門外,近200門大小火炮,開始對著城墻咆哮,一顆顆兩三斤大鉛彈,7斤重鉛彈呼嘯而去。
城頭上,嚴陣以待的緬甸禁軍、土司雜兵,哪里見過如此豪橫、殘暴的炮陣,鉛彈所過之處,磚石崩裂,擦到即死,碰到即亡,哀嚎連連。
緬甸的阿瓦城,也是倒霉透頂,這是岷王軍團第一次成規模的使用火炮,特別是攻城重型火炮,上面的守軍成了第一個犧牲品。
這個潘家老大,從勇衛營的時候開始,就一直掌控指揮岷王軍團的重火力,是全軍最豪橫的存在。
一個小小的岷王府侍衛,僅僅半年多時間,就成長為一方重將,經手的火炮至少幾百門(包括廢炮),可謂是打炮行家了。
對于各項火炮技術指標,也是了如指掌,岷王軍團的神器滅虜炮和鎮虜炮,性能杠杠的,射的遠,威力大,中途冷卻時間還短。
而其他雜牌佛朗機炮、威遠炮、虎蹲炮等等,質量就是參差不齊了,必須冷切更長時間,否則就得開裂炸膛。
“轟,轟,轟,,”
同一天上午,阿瓦城東面60里外的皎施小城,東門外200丈的地方,炮聲震天,一顆顆赤紅炙熱的3斤鉛彈轟向城頭。
這是明軍三路大軍之一,東路軍線國安的軍隊,攻城之前的必修課,先輪上幾輪火炮再說,先轟爛城墻,同時打擊守軍的士氣。
“抬槍手,瞄準垛口,放,,”
“砰,砰,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