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在高明遠的心里只有一個疑問,馮文山分明已經死了,被市醫院宣判死亡,甚至送去了太平間。
一個死去的人,為何會出現在自己的面前呢?
……
“僵尸被分為紫僵、白僵、綠僵、毛僵、飛僵、游尸、伏尸和不化骨八大種類,每種僵尸都有其獨特的特征和行為模式。
紫僵,是死后不久的僵尸,身體呈現出淡紫色,且無法自由行動,屬于僵尸的不完全形態。
白僵則身體呈白色,行動遲緩,對光、火、水、雞、狗甚至人都有所畏懼。
綠僵的身體和散發出的尸氣都是綠色的,其跳躍能力極強,不怕人和家畜,但唯獨害怕陽光。
毛僵則是身上長出毛發的僵尸,其身體堅硬如銅皮鐵骨,行動敏捷,甚至不畏懼凡火和陽光。
飛僵則更為強大,不懼刀劍,甚至能使用法術,實際上飛僵只是跳得極高而已。
游尸和伏尸的特性在書中也有詳細描述,但相比前幾種僵尸,它們的描述可能更為神秘和詭異。
至于不化骨,則是僵尸中最為稀有和強大的一種,其骨骼堅硬無比,無法腐朽。”
白事鋪子里,陳峰悠閑的坐在電腦前,而在他的電腦屏幕上,正呈現著一本古書的內容。
這本古書便是袁枚所著的子不語,書中記錄了大量關于僵尸鬼怪的故事,比如僵尸報,韋陀秦中墓道等等。
這本書并不是歷史上最早提到過僵尸的書,但卻是對僵尸劃分以及定義有著顯著作用的書。
尤其是對道家的影響頗為明顯。
但簡單來說,僵尸實際上就是死而將之,卻不腐之人。
之所以會如此,往往是因為死不瞑目而怨氣聚喉。
但要想成為僵尸,單單是有怨氣,可遠遠不夠,否則自古以來那么多冤死之人,僵尸還不滿大街都是。
真正會導致尸變的主要原因多來于風水,也正因如此,一些墓葬先生才會特別講究風水,甚至流傳著“十個先生九個富”的說法。
成為僵尸的兩大要素是首先要有怨氣諸侯,其次便是風水屬性,兩者能夠同時具備,還得有天地造化,至少得有月光灑落。
因此僵尸并不常見,但若是有懂行之人,能夠看到此刻的馮文山,竟然會驚訝地意識到,這不就是個活生生的僵尸嗎?
不過對于陳峰而言,事實并非如此。
當今時代要想締造一個僵尸可不容易,但若是借尸還魂,就沒那么難了。
因此嚴格意義上來說,此刻的馮文山并不是僵尸,而是被招魂附體的行尸。
自古以來,人死之后便有守七七的習俗,便是因為人死之后的七七四十九天里是不會被陰差帶走的。
人剛死之時,甚至不會意識到自己已經死了,因此還能逗留在陽間,才有頭七回魂的說法。
但在頭七之后,意識到自己的死亡時,也就無法與陽間逗留,陰宅鬼路也就成了盤踞之地。
在這期間若是苦主家屬能燒紙錢香火祭祀,也算是陰間鋪路,讓攔路的小鬼手嫌麻煩,逗留陰宅的孤魂野鬼也愿意讓路,因此得以投生轉世。
然而,這并非絕對,比如有執念者,有大怨氣者,寧肯東躲西藏躲避鬼差,也得逗留在陰陽交界之地,以備復仇之時。
待到中元節,鬼門大開,有仇的報仇,有怨的抱怨,雖然罪加一等,但為心中執念,也便認了。
除此以外,要想重返陽間就得有高人相助,對于馮文山來說,塵封自然就是這位幕后推手。
雷雨天,槐樹,移尸均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從陳峰控制著紙人找到馮文山的尸體,并將其帶到特定的地點,這一切都在陳峰的計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