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張長峰等人露臉發聲,本來被張長林的控訴視頻引導的大眾,直接陷入了迷茫。
甚至超過三分之一的網友已經開始倒戈,從怒斥市政廳的暴行,轉向圍攻張長林的居心叵測。
但也有相當一部分人,那些曾經見識過市政廳無恥行徑的人,或者打心里就不相信市政廳的人,他們不是相信張長林,而是更愿意相信市政廳不會做什么好事。
雙方形成兩派,在網上展開了激烈的罵戰。
【幽影重重】:“張長峰都出來澄清了,一幫人還在那不依不饒,都是瞎子嗎?”
【兔子就吃窩邊草】:“他說他是張長峰,你就信他是張長峰啊。腦子是個好東西,可惜你沒有。市政廳找人化化妝,以現在的技術假扮個人還不簡單?”
【魏晉遺風】:“事實擺在面前還有人在那洗,擺脫,張長林說被殺的那些人根本沒死好吧!市政廳能假扮一個人,假扮兩個人,它能找幾千人都來作假嗎?”
【忠誠的顏色是綠色】:“你們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如果張長林在說謊,那他的目的是什么?他的出發點又是什么?一個人的行為,肯定能找到邏輯支撐點的,否則我寧愿相信他說的是真的!”
【網友9527】:“為了錢唄,你們沒看到未來視界給張長林的轉賬記錄?只要錢到位,就跟那幫磚家一樣,讓他們說屎能延年益壽,他們都敢當場吃給你看。賺錢嘛,不寒磣。”
【waaagh】:“愚蠢的蝦米網友,賺錢也要有命花啊,他造這種遙,不是擺明了找死嗎?賺那么多錢有屁用,快樂!快樂最重要知道嗎?你們不覺得帶領一群人反抗市政廳,在被鎮壓之后開啟一個人的復仇,是一件很哇的事嗎?”
這種以自我觀點出發的爭論,在網上越演越烈,直到一則名為《最后的壁壘》的短視頻突然出現在社交平臺上,然后被頂上了熱搜。
這段視頻沒有主持人,一開場是一段小學課堂上畫面,鏡頭給到課桌上的書本,書本的名字顯露在眼前——《思想與品德》。
緊接著,一個低沉的男聲響起:“小時候,我一直為在這個世界上,好與壞、善與惡,就像黑與白兩種顏色一樣,區分起來是一件很簡單的問題。”
隨后畫面一轉,小男孩開始經歷人生的各個階段。
中學時,同班同學作文獲一等獎,作文名《我的區長父親》。
大學時,為了獲得畢業證,在學校食堂拍攝紀錄騙《干凈衛生的廚房》。
大學畢業后,買了沒有建成的房子……
(本章被封多次,就不展開寫了。大家看個樂呵就完了。)
一樁樁一件件,本該隨著時間的流失本來早就被大家所遺忘的事再次被提起,所有看過這則視頻的人,內心深處的悲哀與怒火被一點點重新點燃。
視頻的最后來到了一件黑暗的房間里,黃輝穿著黑色職業裝坐在微弱的聚光燈下,四周被黑暗包裹。
只有他的聲音,內斂而又沉穩地回響著:“我們衷心的希望,隨著制度的完善,像這種不公正的審判會越來越少,但同樣可悲的是……”
他平靜的目光凝視著視頻前的每一個人:“我們沒有一個人能拍著胸脯說,自己一定不會遇上像他們一樣的問題。”
“我們大家都是普通人,沒有那么多的專業知識,不懂申訴流程,更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跟那些侵害我們利益的人周旋。”
“這個時候,網絡已經成為了我們這些底層人,追求正義最后的渠道!因為這個世界上,有千千萬萬和我們一樣的同胞,他們懷揣著淳樸的善惡觀,愿意向每一個遭受不公的人伸出援手。”
“但是現在……張長林開了一個很不好的頭!”
“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