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走了,帶著滿臉憂愁走了。
汝南郡劉辟的勢力范圍內現在看上去一片繁榮,但是荀攸知道,劉辟是徹底得罪了整個世家大族。
劉辟看上去開明爽朗,但是卻可以說是舉世皆敵。
荀攸是真的不看好劉辟。
他不想荀壽為劉辟殉葬,苦口婆心勸了好久,然而荀壽卻有著他們荀氏一貫的執著,就是不愿意放棄劉辟。
到了后來,荀壽甚至對他這個叔公說,如今漢失其鹿,天下群雄共逐之,叔公看好曹公,他看好劉辟,之后無論是曹公得天下還是劉辟得天下,他們荀氏都能茍活于亂世。
這也是世家分散風險的一貫做法。
就像后來的諸葛三兄弟,諸葛亮在幫劉備,諸葛瑾在東吳,諸葛格在曹操手下做事,或許這就是亂世中世家的存活之道。
荀攸也就沒有再勸這個族孫了,萬一劉辟以后得到天下了呢?
秋收逐漸近了,這是一年最為重要的時刻。自己屯田兩百多萬畝,如果能夠順利收獲歸倉,緊吧緊吧養活一百萬人不在話下。
如今,整個汝南也就一百來萬人口,這可是全大漢數一數二的人口大郡了。
當然,本來汝南是沒有這么多人的,然而劉辟在黃巾中的號召力太大,單是有吃的這一條就吸引來了數十萬的黃巾賊眾。
劉辟這是把附近幾個郡的黃巾賊都給吸引了過來。也使得周邊幾個郡的黃巾賊為之一空,治安環境都好了不少。
當然,劉辟也不是冤大頭,所有投靠過來的黃巾賊全部打散分到各個營寨,守規矩的就留下,不守規矩的就哪里來就回哪里去,有的還想把自己以前的部眾要回來,可以,只要人家愿意跟你走,然而有了安定的環境,誰還愿意和你一起顛簸流離,有一頓沒一頓,安全都還沒有保障。
無一例外,那些跳騰的家伙要么偃旗息鼓,乖乖當順民,要么孤家寡人的走了。
為了這次的秋收,劉辟曾經給荀壽李羽建議是不是把在外的三大軍團召回來。
荀壽李羽卻不約而同地否定了劉辟這個建議。
四大軍團的駐地如今都不能動,北方的曹操一直對汝南都是虎視眈眈,誰也不能保證曹操會不會一時想不開想來一個先滅汝南劉辟再打袁術。
如今汝南劉辟所部的人口,糧食軍隊以及那些武將,都是讓曹操流口水的存在。
而且,荀壽一再強調如今汝南25個營寨已經有了40多萬人,收獲這200多萬畝的糧食,很輕松。
既然自己的兩大智囊都認為沒有必要調回外出的三大軍團,那么劉辟就老老實實的聽從他們的安排了。
但是,劉辟也沒有讓這三個軍團歇著,在劉辟的計劃里,秋收之后,他就要在新占領的幾個縣城周圍,修建屯田的營寨,初始計劃每一個縣城的四周修建四座屯田營寨,每個營寨能容納六千人,在每個營寨周圍十幾里的范圍內,能夠開墾十二萬畝良田。
這三個軍團這段時間就要把這些營寨的位置勘察好,秋收之后屯民就會直接開拔過來。
新息玄武軍團大營,議事大廳。
“軍團長,其它三個軍團這都開疆擴土了,我們玄武軍團可不比他們差,如今卻窩在新息不能動,真是憋屈!”
刀鋒很是郁悶,他一個副軍團長把玄武軍團管理得好好的,來到玄武軍團后也是練功不輟,盼望著有朝一日能夠晉升一流武將,從而把自己身上的這個副字取掉。
沒想到,這么快郡守大人就又找到了一個一流武將,這樣他就只有老老實實的干他的副軍團長。
這個玄武軍團長就是陳到。
當初劉辟得知白虎軍團還有一個叫陳到的一流武將,當即就想到了這肯定就是就是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