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班難樓蘇撲延率領二十萬烏桓騎兵南下,當然把袁紹那個樂得。
可惜的是好景不長,樓班三部就被太史慈張合兩人給聯合趕了回去。
南下的時候,三部共計二十萬大軍,回去的時候,三部僅僅三萬余騎兵。
可謂是損失慘重。
同時,也讓烏桓單于蹋頓不敢南下。
“廢物,以前不是都很能打嗎?怎么現在一個一個都這么廢物了?”
鄴城,趙王府,袁紹正在大發雷霆。
“各位都說一說,今年這個仗我們該怎么打?烏桓人現在是指望不上了。這開戰才幾天,十幾萬騎兵就沒有了,就算殺十幾萬頭豬,十幾天也殺不完的。”
“大王,為今之計,還是只有尋找外援,烏桓人不行,那就找東部鮮卑。唇亡齒寒的道理,我想東部鮮卑的單于素利應該也是很清楚的。”
許攸上前一步說道。
“子遠先生此話有理,我們于如今北方的草原民族已經是同命相連了。”
袁紹笑著說道:“那就一事不煩二主,還請子遠先生再走一趟東部鮮卑,可好?”
“為大王分憂,攸義不容辭。”
于是,許攸帶著幾個隨從又上路了,這次他們出使的目標就是東部鮮卑的王庭。
“大人,這個淮王就這么不可戰勝嗎?”
許攸的一個隨從一臉不服氣的樣子。
“王思,你不要不服氣,趙王和淮王交戰,已經先后折損了六十萬大軍,如今趙王手里還有六十萬大軍,可是整個河北地區的市面上可還能見到青壯?”
趙然點頭說道:“我們幾個要不是大人的隨從,這個時候我們也都在軍營里待著了。”
“大人,我們能打贏淮王的軍隊嗎?”
王思接著說道:“據說淮王的軍隊大部分都是俘虜我們以前的軍隊,他們怎么這么能打?
烏桓騎兵十幾萬,說滅就滅。”
許攸沒有回答他這些隨從的話。
許攸心里很清楚,對于這些隨從而言,趙王失敗與否,對他們的影響不大。
但是,對于像他許攸這樣的世家大族的人,影響那就大了。
淮王的大軍一旦獲勝,他們這樣世家大族的特權將完全喪失。
在淮王的控制區域內,所有的荒山荒地都是屬于縣府的地,老百姓只要把這些荒山荒地開墾出來了,那這些地的使用權就理所當然地歸屬開荒的人。
而且,在淮王控制區,所有的老百姓都只有單一的稅。
種地只上交兩成的地里所產的糧食。
做生意的也只有單一的商業稅,而且稅率也不高。
地方政府把所有的賦稅都收歸了府庫。
以前拿大頭的世家的財源被截斷了。
在政治上,世家大族的特權也被剝奪了。
這也是袁紹打沒了六十萬大軍,還能再拉起來六十萬大軍的原因所在。
河北的世家在全力支持袁紹。
但是,如果趙王現在這六十萬大軍再被打沒了,那河北之地就再無男丁了。
想到這里,許攸不禁無奈地搖了搖頭。
對于此行的成功與否,許攸毫不擔心。
因為淮王軍的所作所為,讓北方的草原部落和趙王成了天然的同盟。
這個時候出使東部鮮卑,就算人家素利立馬出兵,等到了冀州的時候,都差不多兩個月以后了吧。
那個時候,說不定冀州的歸屬都再次確定了。
許攸很清楚,并州的溫侯大軍和冀州的龐統大軍如果各位鄴城。
趙王根本就沒有勝算。
一個月后,許攸馬不停蹄地終于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