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警惕地抬起頭,只見一位衣衫襤褸的老伯緩緩走來,臉上寫滿了疲憊與驚恐。“老伯,這里可有避風的地方?”年輕人的聲音沙啞而低沉。
李伯放下手中的碎片,嘆了口氣:“孩子,這村子已不復往昔,哪里還有避風之所?但你若是不嫌棄,我這把老骨頭還能陪你說說話,暖和暖和身子。”
李明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感激之色,緩緩走近,兩人便在廢墟之中,借著微弱的月光,開始了漫長的交談。
天邊,一抹殘陽如血,無力地掛在幽州邊境那被硝煙染灰的天際,仿佛連自然之力也預感到了即將到來的風暴。風,帶著幾分涼意與不安,穿梭在荒蕪的村落之間,卷起一陣陣沙塵,模糊了視線,也模糊了過往的記憶。
村莊,這個曾經炊煙裊裊、孩童嬉戲的地方,如今卻是一片死寂,只剩下斷壁殘垣,訴說著昨日的浩劫。留守老人李伯,佝僂著身子,手持一根破舊的拐杖,緩緩行走在這廢墟之中,每一步都顯得格外沉重。他的眼神中,既有對過往歲月的懷念,也有對眼前景象的無奈與悲涼。
“這世道,怎就變成了這樣?黃巾之亂尚未全面爆發,我在這偏遠小村卻已難逃厄運……”李明心中暗自嘆息,腦海中不禁浮現出往昔的繁華景象:春日里桃花盛開,夏日里稻香四溢,秋收時的歡聲笑語,冬夜里的圍爐取暖……一切美好,似乎都隨著那場突如其來的洗劫,化為了泡影。
那天,夕陽也如今天這般紅得刺眼,但空氣中卻彌漫著不祥的氣息。村民們驚慌失措,四處逃散,而他卻因年邁行動不便,只能眼睜睜看著家園被毀,親人離散。那一刻,他的心比這廢墟還要荒涼。
夜深人靜時,李伯常常陷入夢境,夢中他回到了那個充滿生機的村莊,孩子們圍著他嬉笑打鬧,妻子在灶臺前忙碌,準備著一家人的晚餐。但每當他伸手想要觸摸那份溫暖時,一切又瞬間化為泡影,只留下冰冷的現實和無盡的孤獨。
此時,天空漸漸暗淡下來,一輪彎月艱難地穿透云層,灑下稀薄的光輝,給這廢墟披上了一層銀色的紗衣。四周,寒風呼嘯,卷起地上的枯葉和殘垣斷壁間散落的瓦礫,發出陣陣凄厲的聲響。遠處的山巒,在月光的映照下,顯得更加巍峨而孤寂,仿佛也在默默承受著這世間的苦難。
李伯停下腳步,目光落在一塊破碎的陶罐上。那曾是他家中最珍貴的物件之一,如今卻裂成了數塊,散落在泥土中。他彎下腰,小心翼翼地拾起一塊碎片,輕輕摩挲著上面斑駁的痕跡,仿佛能從中感受到往昔的溫度。他的手指微微顫抖,眼眶也不禁濕潤了。
在荒涼的村落邊緣,夕陽如血,將天際染成了橘紅色,余暉灑在破敗的屋檐上,為這寂靜之地添上一抹溫暖的假象。風,帶著幾分寒意,穿梭在殘垣斷壁之間,發出嗚咽般的聲響,仿佛是大自然對這荒廢之地無盡的嘆息。
李明站在臨時清理出來木屋前,目光穿過稀疏的樹木,望向遠方那片被霧氣籠罩的未知。他的內心獨白在靜謐中響起:“這里,或許就是我新的起點。但首先,我得讓這個家,更加堅固。”他深吸一口氣,決定開始今天的任務——收集材料,加固住所。
轉身間,李明注意到了身旁的老人李伯,他正佝僂著身子,手里拿著一根拐杖,眼神中透露出幾分滄桑與堅毅。李伯輕聲說:“李明啊,今天咱們得早點動手,這天氣說變就變。”李明的目光與老人交匯,從中讀出了信任與鼓勵,他點了點頭,兩人便一同踏上了尋找材料的旅程。
沿途,李明細心觀察著四周的環境。天空漸漸陰沉下來,幾朵厚重的烏云聚集在一起,預示著即將來臨的風雨。他停下腳步,望向不遠處的一座廢棄農舍,那里或許能找到一些可用的木板和磚石。李伯也看出了他的意圖,兩人默契地加快了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