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國時間7年9月30日,天色已晚,秋風蕭瑟,城中燈火闌珊。袁紹、袁術、曹操、劉備、陶謙等各路諸侯齊聚一堂,商議如何應對李明軍隊的圍困。
袁紹首先發言,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疲憊與無奈:“諸位,我們已被李明圍困多日,糧草將盡,士氣低落。再這樣耗下去,恐怕不用李明動手,我們自己的士兵就要先反了,投降李明以求活路了。”
袁術聞言,眉頭緊鎖,接口道:“兄長所言極是。李明此人狡詐多變,兵力又強,我們若不能盡快想出對策,只怕真要落入他的圈套之中。”
曹操輕輕敲打著桌案,目光閃爍:“我觀李明之軍,雖看似強大,但亦有其弱點。他們遠道而來,糧草補給不易。我們若能集結全軍之力,尋其破綻,或可一戰而破之。”
劉備聞言,微微點頭,卻又露出憂慮之色:“曹公所言雖有理,但李明此人用兵如神,我們貿然出擊,只怕會正中其下懷。依我之見,我們不如固守待援,等待時機。”
陶謙嘆了口氣,道:“劉使君說得容易,可如今這局勢,哪里還有援軍可等?我們若再猶豫不決,只怕真要坐以待斃了。”
眾人一時陷入沉默,氣氛沉重得幾乎讓人窒息。過了許久,袁紹才再次開口:“諸位,我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提議,我們集合全軍之力,明日一早便全力突圍。只要能沖出李明的包圍圈,我們便有了活路。”
袁術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決絕:“好!兄長此計大妙。我們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拼死一搏。明日一早,我便親自率軍突圍。”
曹操也點頭表示贊同:“我亦愿率軍突圍。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定能殺出一條血路。”
劉備雖然心中仍有顧慮,但見眾人決心已定,也只好點頭應允:“既如此,我也愿率軍突圍。只愿我們都能平安度過此劫。”
陶謙見狀,也只好隨波逐流:“既然諸位都已決定,那我陶謙也只好舍命陪君子了。愿我們都能突出重圍,重振旗鼓。”
商議既定,眾人紛紛起身告辭。夜色中,他們的身影顯得格外孤獨而堅定。明日一戰,是生是死,猶未可知。但他們知道,他們已經沒有退路可言,只能拼盡全力,去爭取那一線生機。
秋風依舊在吹拂著這座被圍困的城池,仿佛在為即將來臨的決戰而嘆息。而城中的人們,也在這一夜中,度過了他們最為漫長而難熬的一晚。他們都在默默地祈禱著,希望明天的太陽,能夠照亮他們突圍的道路,帶給他們新的希望和生機。
神國時間7年10月1日丑時,夜色如墨,深沉而壓抑,南陽城內外一片寂靜,仿佛連風都屏住了呼吸。在這寂靜之中,暗衛們如同鬼魅般穿梭,傳遞著至關重要的情報。
在南陽城外一處營帳中,燈火昏黃,李明端坐在案前,眉頭緊鎖,神情凝重。他手中緊握著一封密信,那是剛剛從城外暗衛手中接過的,信中內容讓他心中一震——袁紹、袁術、曹操、劉備、陶謙等諸侯聯軍,決定在今日卯時率領全軍突圍!
“來人!”李明沉聲喝道,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一名親兵應聲而入,拱手道:“大人有何吩咐?”
“立刻傳令下去,增派兵力和物資補給至各條防線!”李明將密信遞給親兵,目光如炬,“務必確保防線上的箭矢、投石等遠程攻擊武器充足,同時,將百萬騎兵按照各個區域的容量和數量分配妥當,作為機動牽制部隊,靈活抵擋諸侯聯軍的突圍!”
親兵接過密信,轉身欲去。李明卻又突然叫住了他:“等等,你再去通知幾位將軍,讓他們務必在半個時辰內到議事廳集合,我有要事相商。”
親兵領命而去,營帳中再次恢復了平靜。李明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窗外漆黑的夜空,心中思緒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