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女兒說,蘇曉剛讀初高中和上大學的費用,是他父親遭遇不幸之后的賠償金作為支出。母親在父親出事故的第二年,得了肺癌。他爸媽一死一病,搞得爸爸的賠償金連蘇曉剛最后一年大學學費,還是勤工儉學掙得。
按理說,電子機械動力學研究生,找個鐵飯碗的單位,絕對不成問題。當下的東海市,一代紅代代紅。能通過實力考進吃皇糧的隊伍,寥寥無幾??忌狭?,也不會委以重任。因為你和他們姓氏不同,委以重任有朝一日腦后有反骨,想變天是個大麻煩。
蘇曉剛這位來自農(nóng)村的孩子,單憑一張名牌大學畢業(yè)證書,在沒有任何背景的前提下,找不到屬于他的合適工作順理成章。沒辦法,東海市是老家,可老家養(yǎng)不活咱蘇曉剛。種田,田地歸大戶,他的戶口隨校。
老家,只有宅基地。
就這,還是因為宅基地有著老房子。其余,什么也沒有!
怎么辦?
走出去唄!窮側(cè)思變。
他卷起背包行囊,坐上去東海市的地鐵,半小時,到達目的地。
人才招聘市場,人山人海。
他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盲目的看著急急匆匆來來去去的人群。
有滿面愁容,搖擺不定的;有說說笑笑,手里拿著入職報告的,有臉上泛起對未來期待的,那不用說,他們已經(jīng)拿到如愿的入職報告;有高不成低不就扼腕嘆息的,茫然失色而又無助的眼神,猜也猜得出這些人內(nèi)心里充滿掙扎和矛盾。
蘇曉剛,挨個看著招聘簡章,不是自己想要的,他立刻屏蔽。
問都不問,直接尋找下一個目標。找到第三家,他停下腳步。兩公尺公司招聘展臺的地方,坐著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士。招工簡章很簡單:公司董事長駕駛員,年薪十三個月,約合人民幣十七萬,個人凈收入。
下面,是聯(lián)系電話,公司地址。
十維空間的神級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