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
“姚欣怡,我可沒像你說的那樣明牙利齒。同學們都知道,我請大家聚會的意思,無非是釋壓。通過聚會,利用或者制造某些笑點,來增加宴會氣氛,是釋壓的最好良藥。二十一個人,總得有個人成為制造笑點的目標。
比如,蘇曉剛同學,他就是我心目中制造笑點的對象。
拿蘇曉剛同學當制造笑點的對象,并非是因為他們家很普通。
或者,是因為他的開支來自爸爸的賠償金,亦或是她媽媽上班的辛苦錢。我,沒哪么下流。每一次請他來,被他拒絕又找人勸說他,是因為我鄭海鵬的宴會上,缺少了蘇曉剛,就少了什么有趣的東西。
而這些有趣的東西,與蘇曉剛同學的家庭條件沒半毛錢關系。
再有二十多天,我們即將離開母校,開始新的征程。包括我在內,從來都沒有百分百把握,說我一定能考上名牌大學。盡管,我們仨是全班輪流的第一名。或者,如老師說的,前三名。
摸底考試再好,高考出了意外,無力回天不是沒有先例。對我來說,高考,在我心目中沒同學們猜測那樣,我有那么的重要。如果,因我的言談舉止導致蘇曉剛同學不適,鄭海鵬在此表示道歉。
其他同學也一樣,如有得罪請多包涵。我不希望在分別之后,同學們之間老死不相往來,那不是我鄭海鵬的處事風格。同學們,你們對不對?”鄭海鵬一段慷慨激昂的發言,說得包括蘇曉剛、姚欣怡在內的所有同學熱血沸騰。
總和鄭海鵬持反對意見的人,只有姚欣怡。
在同學們眼里,校花配班長,天造一對地造一雙。要說經濟條件,鄭海鵬和姚欣怡他們家可算是門當戶對。不知道為啥,姚欣怡偏偏鐘情于蘇曉剛。而這位蘇曉剛同學,好像并不領情姚欣怡同學對他的額外關照。
在同學們眼里,蘇曉剛對姚欣怡頗有一種并不領情的氛圍在里面。
平時,對鄭海鵬動不動拿蘇曉剛開涮,同學們聽了也有人認為鄭海鵬做得過分。只是,鄭海鵬剛才一席話,感覺沒什么不對。同學聚會,總要有一個人被大家拿出來當笑柄,希望不要在意就好。
甭提同學是這樣,鄭海鵬他爸爸媽媽同事,在聚會時,時常為某件事爭得面紅耳赤。成年人的世界無法避免人與人之間的猜測,懷疑,狡辯和口誅筆伐,學生時代,也非白紙一張。
是人,都得為滿足內心世界那份虛榮而辛勤勞作。
繼續閱讀
整體上,同學們對鄭海鵬的認可,正如鄭海鵬期待的那樣,沒有人說他做得比他說得更過分。姚欣怡在一片掌聲中,希歡給大家冷靜一下。她呵呵一笑,然后,指著鄭海鵬說:
“鄭海鵬,你要記住今晚對同學們說的話。我,只送給你四個字:但愿如此......”
言罷,她拉著蘇曉剛就走!
還不是因為鄭海鵬模仿他爸爸、媽媽開會時的情景,總喜歡在聚會即將結束時,拋出一連串結束語。像是成年人開會時的最后總結,姚欣怡知道鄭海鵬即將宣告聚會到此為止。
不如打破常規,來個提前離開。走出大酒店,姚欣怡跟在蘇曉剛身后。“哎,姚欣怡,你跟著我干嘛,回家呀!你們家往西邊走,我們家才在東邊。”說著,蘇曉剛回過頭,用手來推姚欣怡返回。
“嗯,我不嘛!人家想送送你嘛,你這人像個木頭。你了解女孩子心里想法不,豬腦子!”姚欣怡躲開蘇曉剛推過來的一雙手,繼續尾隨其后。他不知道,姚欣怡跟著他是因為姚欣怡發現,鄭海鵬今晚一反常態有些怪異。
事出反常必有妖,因而她想和蘇曉剛談談鄭海鵬會不會再接下來的二十多天里,也就是在高考前夕,玩出什么新花樣來為難他們倆。誰都知道,鄭海鵬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