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越遭殃,見好就收,是蘇小三見到三個姐姐的最知趣的地方。三個女人一臺戲,他被親生媽媽為了尋找自己的幸福,以自己的名義將資金全部轉移到海外。
媽媽用爸爸對付大媽的同樣手段,將爸爸收禮受賄的事項東海市人民檢察院舉報,并算準了不是雷小萌當班。
爸爸蘇天劍,被媽媽姚向群用同樣的手段給舉報了。她順理成章的以撫養蘇小三為名,將剩余資金合情合理合法轉到自己賬戶上,說服爸爸跟自己來個假離婚,結果假戲真做。資金到手后,他一刻不停的將爸爸蘇天劍舉報。并在兩年后,順理成章的跟爸爸離婚。
據說,在國外留學期間,媽媽姚向群就搭上亨德爾馬克。
跟爸爸結婚生子,姚向群只是利用蘇天劍的身份,為自己在國內的東海市撈金鋪下一張以人際關系為主打的洗錢大網。待她認為自己在東海市已經賺夠幾輩子都花不完的錢財之后,姚向群斷然拒絕跟蘇天劍繼續以夫妻關系同居。
而是不顧蘇小三還在讀書的情分上,頭也不回的踏上去凱達爾市的航班。
母親走了,爸爸下大牢。
風靡一時的郎才女貌,被東海市政界戲稱為夫榮婦貴,攜手并肩的一對金童玉女,就此落下帷幕。什么妻榮夫貴,姚向群一直有一個在凱達爾市定居的美夢。因為哥哥嫂子都在凱達爾市定居,退一萬步來說,即便姚向群什么都沒有,她單憑哥哥嫂子在凱達爾市的身價,甭說姚向群一個人。
哪怕養著他們一家姚向陽和巫曉蘭也不成問題。
可惜的是,姚向群跟姚向英、姚向陽一個脾氣。
不依靠別人,也不相信別人的吹捧。一切靠自己,是爸爸媽媽健在時給兄弟姐妹留下的最后遺言。不畏艱險,自己選擇的路,爬著也要走完。之所以頭婚不嫁給亨德爾馬克,她在凱達爾市留學期間,知道西方人的丑惡嘴臉。
喜新厭舊,是西方人的文化。婚姻自由,戀愛自由,沒有任何限制,是西方婚姻觀念的一大特色。
東海市人的處女觀念,在西方文化中不復存在。
只要當事人喜歡,便是喜歡。
不喜歡,同樣棄之如弊。姚向群相信,年輕的她沒有資格令亨德爾馬克羨慕。待她賺足夠多的錢,再來凱達爾市找亨德爾馬克,那家伙不但屈服,且絕對尊重她。西方人崇拜真才實學,對來自權貴的力量,西方人極其唾棄。和東海市人屈從于權貴完全兩碼事。
蘇天劍,為了跟姚向群在一起,煞費苦心!
巫曉青四十二三,怎么說也是個黃臉婆。除了有錢,還沒早沒夜的常年外出。常年累月,蘇天劍極其反感。但又沒有理由反駁。巫曉青外出,不是以簽合同談生意為由,即是談投資,談寶石礦產開發。難言之隱,蘇天劍恨天怨地。
舍不得巫曉青賺錢的手段和本領,但又希望巫曉青能守在自己身邊侍候自己一輩子。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蘇天劍不是不知道這個道理。
因而,在第一次見到姚向群的時候,蘇天劍對姚向群一往情深。加之姚向群的背景,哥哥和嫂子誰不知道是從東海市走出去的鉆石大王。我去,巫曉青的珠寶行業,正是她哥哥嫂子的身份帶動起來。一人有福,帶動一屋。總共兄弟姐妹三人,走掉一個姚向英,姚向陽發誓耗盡自己所有家當,也要將姐姐姚向英救活。
想法都是美好的,姚向英的癌細胞擴散,不是現代科學能治好的范疇之內的事。
帶著遺憾,送走大姐姚向英,姚向陽發誓,再也不讓二姐姚向群走大姐的老路子。他不想讓所有的家人,拿命去換錢。更何況,他二姐姚向群是麻省理工的研究生,從國外學業完成回到東海市,也就是三十七八的大姑娘。
姐姐回到東海市,正是姚向陽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