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喲,你看你,未喝先醉了是吧?
沒那么夸張,只是每個人習慣不同而已。我們喜歡窖香型濃郁的茅臺酒,你們喜歡路易十三的低度以及他呈現出的金黃、琥珀色的高雅與清純的視覺需求。
當然,烈性蒸餾酒的味道,融合玫瑰加金銀花淡雅甜美的香氣,伴隨著蜜餞馥郁的組合,聞起來,沁人心肺;喝下去,如同置身于一場唯美的芭蕾舞曲的芬芳。
仔細品嘗路易十三的味道,潤喉爽口,不凡其有無花果甜蜜芬香。
回味,即含有雪茄的濃郁。包括從嗓子眼冒出一絲絲皮革余味,慢慢的漸次涌出。不回避,有時也會感覺從喉嚨里冒出絲絲百香果散發出的清馨,滋潤韻味。在我看來,你們凱達爾市人喜歡的路易十三味道里。
盡管他是西方的代表,仔細品味,也有我們東海市人喜歡的生姜味道介入其中。
生姜點綴的效果,不容忽視。
微辣中略帶些許甜絲絲的味,喝下去絲滑飽和。
余味綿綿悠長,待在喉嚨經久不衰,回味無窮。不知道我說得對不對,在亨德爾馬克面前憑他們的膾炙人口的國酒,我是不是有點班門弄斧啊?
對路易十三最有發言權的,應該是你們凱達爾市的居民,而不是我一位來自東方老男人,哈哈哈......”
“不不不,大舅哥,你對路易十三的了解,遠超我們本地人,包括我亨德爾馬克。作為凱達爾市人,在你面前對來自酒文化的了解欠缺,慚愧至極,慚愧至極。能不能給我在普及一下茅臺酒的味道,及與之相關的特色?
對待品酒,我只知道享受。平時,以價格來衡量酒的質量好差是我的普通人基礎的鑒別酒質量最簡單直接的辦法。喝到嘴能仔細品嘗而得出準確評價的人,我想,除了品酒師再無他人。
連酒鬼也不是,不僅僅是我亨德爾馬克一個人這么認為,大多數喝酒人只是為了應付而已。而對酒的研究,相知甚少!不是專業,只能敷衍了事,是大多數人的共識。”亨德爾馬克不好意思的把手中的茅臺酒遞給姚向陽。
他知道,作為一個外地人,能將西方酒文化中的路易十三評說得如此準確精準,看來,我這大舅哥不單單是對珠寶行業是內行。
其他方面,他也有著極其廣泛的愛好。要么不講話,但凡從大舅哥嘴里講出來,絕對天衣無縫,滴水不漏,無懈可擊,令亨德爾馬克想補充說明也沒機會。
甭說茅臺酒了,那可是來自姚向陽的祖國特產。
要說亨德爾馬克喝到嘴的感覺,除了濃郁的醬香型,其次就是特別辣。因為路易十三才四十二三度,茅臺酒卻至少在五十二三度。比路易十三整整高出十多度,他能不感覺辣嗎?每喝一口,眉頭緊皺。
聞香想喝,喝到喉嚨又后悔。酒,就是這么一種液體,他令人銷魂,又令人悲喜交加。
姚向陽見得亨德爾馬克態度中肯,也不謙虛。
撇開路易十三不談,在東海市創業期間,陪領導品嘗茅臺酒的姚向陽跟巫曉蘭都沒少喝。
喝茅臺酒,就像普通人喝茶水那樣的輕而易舉。幾千塊一瓶的茅臺酒,在陪領導人喝酒時,那是一文不值。你來我往,不喝個痛痛快快決不罷休。喝得飄飄然,然后任憑你怎么安排大家都有個借口。
去KTV,去浴場,去任何地方,只要領導跟你打招呼他今兒個喝多了,你便心中有數,該怎么安排你盡管行事,他們只收無辭,享樂其中。那么,他們真的是喝醉了嗎?
笑話,那是劉德明心照不宣的一種潛臺詞。萬一出什么岔,就異口同聲的說:我喝多了,人家盛情難卻。進退自如,來去自由。
包廂開好了,美女準備就緒。
然后你悄然離去,這就是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