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長這莫大,從來沒去過大叔大嬸他們家。包括三叔三嬸,即蘇小妹的爸爸媽媽他們家。
經蘇筱羽介紹,他才知道自原來坐在自己對面的姑娘,正是媽媽多年前對她說的傳奇式姐姐蘇筱羽。
媽媽經常以她為榜樣,說服自己好好學習。要他好好學習,將來有一天要跟他堂姐蘇筱羽一樣,憑自己的聰明才智,考上外國人辦的大學,為蘇家光宗耀祖。可他從來也沒跟這位堂姐見過面,今天除外。
這里面有個原因,爺爺奶奶表兄妹兩近親繁衍,導致家族中出現后遺癥。有人將這個問題歸咎于爺爺奶奶對晚輩的不負責任,可那個年代又不是他們蘇姓一家這么做。
近親結婚、換親的事到處都是,你又能怪誰去?兄弟三人,窮為食饑餓為食吵。在本地,搞得雞飛狗跳,聲名狼藉。
所以,兄弟三人老死不相往來。最后,老三蘇天劍當兵考上軍校。轉業回來,在東海市派出所工作。蘇天劍為蘇家贏得榮譽,才沒有人對蘇家說三道四。
"也不知道為了啥,二叔跟三叔很正常。唯獨,我爸爸的爸爸身上有點近親結婚的后遺癥,遺傳給我弟弟。可我在弟弟先出生的呀,怎么我很正常,到了弟弟哪里他就不正常了?為什么你爸爸跟三叔身上就沒有這種現象?你跟蘇小妹也很正常啊?太不公平了吧!”
蘇筱羽忿忿不平。說來也怪,爸爸媽媽生下她,聰明絕頂。生個弟弟,為什么就有了近親繁殖后遺癥?而蘇曉剛跟蘇小妹,完好無損。
至于蘇曉剛姐姐蘇小蕾,沒人知道她是死是活。
送走蘇小蕾那一會,蘇筱羽已經七八歲,她對小時候所見所聞依舊記憶猶新。四十二三歲的蘇筱羽,至今刁身一人。她對近親結婚繁殖的后遺癥遺傳,有作科學論述。幾率有,但并非百分之八。
"原來近親結婚也有這么復雜啊?"蘇曉剛仿佛第一次聽說似地,在小學生理課上,都有了這方面解釋,只是年數多了,學過的東西被健忘屬于自然現象。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指的就是勤學苦練。
蘇曉剛自我解析,聽得蘇筱羽啼笑皆非。
"現在,你過得怎么樣?聽說你媽媽也病了!"
蘇筱羽沒想到自己的判斷如此精準,看蘇曉剛的臉,就知道他是二叔家的人。她吃過蘇曉剛出世后的滿月酒,但從來沒見過蘇曉剛長得什么樣。今天,只不過是碰碰運氣。
所有男人見到自己免不了回頭駐足看一看、瞧一瞧自己,唯獨這個蘇曉剛自己坐到他面前,卻不抬頭望一眼自己。出于對蘇曉剛的不滿,蘇筱羽才故意調侃他。嗨,不想在見得蘇曉剛那一張熟悉的臉之后,蘇筱羽突發奇想。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果不其然,正如蘇筱羽猜測那樣,蘇曉剛真是她堂弟。
"就這樣吧,媽媽生病時好時壞,有點神經兮兮。爸爸去世之后,媽媽精神打擊太大。崩潰了,我能理解。幸好,她生活能自理。要不然,我還真的沒這么幸運。大學畢業,在京城找不到合適工作。
回到東海市,被克利集團公司聘請為駕駛員。呵呵,年收入三十多萬,還算可以。暫時,說得過去。你呢......姐?" 蘇曉剛人生中的第一次叫姐,有點甜蜜蜜地。一個人一生中上有哥姐,下有弟妹,父母齊全那就是幸福美滿。
估計,這種情況在將來也就想想而已。
大家提倡丁克,將來哪有什么哥兄姐妹,表哥表姐什么的。姨親娘舅,叔叔嬸嬸,大伯大媽,將來每一個獨立的人能不能成個家都成問題。
"我......上班、工作啊!其余我什么也沒想過,在我的世界里,爸爸媽媽走了,弟弟也走了,剩下的我,孑然一身,除了工作還是工作。我是為這個世界而生,就得為這個世界服務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