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藍的天空中萬里無云,天明帝國京城內(nèi),通往皇宮的大道上,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整齊前行,一千名身穿重甲的衛(wèi)兵早就清理了道路,城中的百姓和行人都被趕到大道兩側(cè),一個個手持長槍的士兵面色冷峻的站立在人群前方,任何敢于闖入道路中間的人都會遭到無情抓捕。
車隊前方手持大纛旗、刀槍斧鉞、豹尾金瓜、秀龍傘蓋、五色旌旗的儀仗隊,面色肅穆的徐徐而行,其后各種儀仗車駕紛至沓來,上百名身穿大紅袍服的文武官員一個個精神抖擻的騎在馬上,簇擁著一輛由六匹雄壯駿馬拉動的金根車,三千鐵甲軍分列四周,緩緩向皇宮行進。
歷王蕭威看著自己車駕四周簇擁的官員和那些殺氣騰騰的鐵甲軍,不由生出一股傲視天下的霸氣。他終于等來了這一日,執(zhí)掌朝政近百年的歷王一脈終于迎來了登上頂峰的時刻,從此之后,他將開拓一個全新的王朝,成為一代開國皇帝,從此開啟屬于他的王圖霸業(yè)。
隨著他一陣遐想,車駕已經(jīng)來到了皇宮的正門之外,百官及侍從分列兩旁,隨著一陣“嗚嗚”的浩大宮樂之聲,歷王蕭威肅穆走下車駕,他狹長的眼睛掃視四周,如鷹隼一般的目光顯出一股氣吞天下的傲然之色。
“恭賀大王今日榮登大寶!從此貴為天子,富有四海,創(chuàng)一代王朝霸業(yè),奠萬年之社稷根基!”程司徒走上前來躬身施禮,滿面春風(fēng)對著歷王蕭威笑道。
“哈哈哈,多承司徒美言,待孤王登基之后定有重賞!”歷王蕭威一邊面帶微笑與程司徒說話,一邊目光掃向眾官員,朝百官前方為首的四人凝聲問道:“今日禪讓大典非同小可,京師之防務(wù)可曾安排妥當(dāng)?”
“大王放心,臣等均已安排妥當(dāng),萬無一失!”四人之中一名身材高大的紅袍大漢上前傲然說道。
說話的大漢四十五六歲的年紀,身材高大,四方大臉,三綹短須,兩道粗眉顯得剛勁有力,一雙大眼睛炯炯有神,此人名喚蕭啟,是蕭氏一族中的重要成員,官拜武衛(wèi)將軍、鐵梟軍指揮使,爵封夏侯,與其身后另外三人——岐侯蕭穆、覃侯蕭邯、洛侯蕭震,以及前往抵御涼州軍的虞侯蕭景灝并稱蕭氏五侯,負責(zé)統(tǒng)領(lǐng)駐防京城兵馬,一向是權(quán)勢熏天,盛氣凌人。
岐侯蕭穆之奔狼軍、覃侯蕭邯之翊衛(wèi)軍、洛侯蕭震之雷鳴軍分別駐守在京師城外東、南、北三個方向五里處的大營,是拱衛(wèi)京師最為重要的軍事力量之一。
而蕭景灝的飛廉軍和蕭啟所統(tǒng)之鐵梟軍駐守京城之內(nèi),飛廉軍隨蕭景灝出征未回,城內(nèi)只有蕭啟的一支鐵梟軍三萬兵馬駐防,為了加強禪讓大典時的防衛(wèi)力量,四個人與程司徒這位“智囊”合議,讓駐守京師西路的西城軍一萬八千人也調(diào)入了城中,負責(zé)清理道路,維持秩序。
而皇宮方面,除了歷王心腹劉茂林所統(tǒng)領(lǐng)的殿門軍三千人,還有近日拜入歷王門下的帝國第一武將霍青明所領(lǐng)的三千羽林軍駐防,用程司徒的話說,就是幾路兵馬互不統(tǒng)屬,由四位軍侯居中指揮,可保萬無一失。
蕭啟相信這樣的布置簡直就是天衣無縫,誰在這幾萬大軍的虎視眈眈下敢跳出來冒泡,絕對會被踩的連渣都不剩。故而聞歷王詢問,蕭啟自信滿滿的表示絕對沒有問題。
“嗯,如此甚好!”歷王蕭威臉色滿意的點了點頭,這才向皇宮的大門走去,來到近前,只見一隊隊身披鐵甲的士兵手持長槍,腰懸利刃列于大門兩側(cè),甲兵之前站立兩員大將,見歷王來到,均是上前施禮,口中說道:“參見大王!”
歷王見一人四十多歲的年紀,身高七尺,體壯如牛,頭戴金盔,身披鱗甲,外罩羅袍,腳蹬戰(zhàn)靴,腰懸寶劍,一張四方臉,黑中透黃,兩道掃帚眉扎里扎煞,趴鼻梁四方口,一雙吊角眼精光發(fā)亮,一副花白的短須髯貼敷頜下,正是歷王的心腹之將殿門領(lǐng)軍使劉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