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官制,這可是個很容易得罪人的活啊! 我大宋蔭封官,寄祿官不計(jì)其數(shù),你如果改革官職,那豈不是要動這些人的利益! 別看蔭封官的權(quán)力不大,可能混到蔭封官的人,都是家族在地方或者在中央有大勢力的人。 太祖年間,為了拉攏百官,太祖特意定下了五品以上官員,連任兩屆后,即可獲得恩蔭親屬的資格。 太宗年間,太宗在太祖的基礎(chǔ)上,擴(kuò)大了恩蔭范圍,就連親族,門客都可以被推薦蔭封。 真宗年間,更是定每年的承天節(jié),南郊奏蔭子弟恩例,允中高文武百官推薦其子弟,親屬,或是門客蔭封。 到了仁宗年間,蔭封范圍之廣,蔭封次數(shù)之多,已經(jīng)難以想象。 中樞宰輔大臣,一次可推薦蔭封近十人! 更別說那些勛貴子弟了,整日里遛狗斗雞,無所事事,就是在等到年歲到了,朝廷給蔭封一個官職混日子呢... 你要是將這些給改了,那么他們豈能容你,他們的父輩豈能容你? 這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啊! 豈不聞商鞅之死,所為何故? 聽了長楓這些話,在場眾人都是驚出一身冷汗,壽安堂內(nèi)頓時鴉雀無聲,每個人都在低頭沉思著。 王若弗最先沉不住氣,起身拉著長楓焦急道:“楓哥兒,這事情可千萬不能做啊,一旦做了,那就是與天下官吏為敵。 盛家自你祖父開始,歷經(jīng)三代官場耕耘,這才有了如今的造化,可不能因?yàn)槟?..” 王若弗是個不會說話的,她心里是害怕長楓走了商鞅的老路,可說出來的意思卻是讓長楓不要拖累盛家... 長楓聽了這話,臉色也逐漸落寞了下來。 盛老太太見此情況,急忙咳嗽一聲,打斷王若弗的話,對長楓解釋道:“楓哥兒,你母親的意思是當(dāng)今天下變幻莫測,正值多事之秋。 變法之事兇多吉少,官家將此事交給你,也不知是福是禍,她在擔(dān)憂你呢。” 王若弗急切的點(diǎn)頭:“對,我就是這個意思!” 躊躇了會兒,王若弗道:“楓哥兒,要不你去和官家說說,這事咱不摻和行不行...” 長楓搖了搖頭,顧廷燁坐在椅子上開口道:“岳母大人,官家雖說出身禹州,可心有鴻鵠之志,手有霹靂之行! 這些年您還沒看清楚嗎,官家和先帝不一樣,但凡是官家想做的事情,沒有人可以反對,也沒有人敢反對!” 說到這里,顧廷燁一頓,意味深長的看了眼華蘭,起身道。 “自官家繼位初,大娘娘垂簾聽政,百官看官家猶如看傀儡一般,可官家從兗王叛亂出發(fā),遣皇城司下場逮捕逆黨,恩威并行,從百官手中收回大部分權(quán)力。 而后桓王出征,遭到相公反對,結(jié)果呢,官家召韓大相公回京,將歐陽相公扔到了隴右,富大相公調(diào)去了河北,自此以后,桓王出征再也無人反對! 再然后,大娘娘把持玉璽,官家先是以立生父為皇考立威,再允曹儀遷往隴右為恩,加上百官集體拜服,大娘娘也只能交還玉璽! 這還不提文彥博被罷黜,朝廷開始斬殺文官,吞大理,收幽云之舉,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都可以驗(yàn)證,官家想做的事情,只要認(rèn)定了,就一定會做下去,而且一定可以成功!” 王若弗心中有些害怕了,但是依舊強(qiáng)硬道:“那些人是心中有不該有的欲望,這才會被官家的權(quán)術(shù)給抓到把柄。 我只愿盛家平安,官家可威脅不到我! 再說了,咱們家又不虧欠他皇室,若是長楓不愿做,官家他還能強(qiáng)行逼迫不成!” 顧廷燁搖了搖頭,對王若弗道:“岳母大人,其實(shí)從長松給晉王伴讀之時,盛家就已經(jīng)和皇室捆綁在了一起,也與晉王捆綁在了一起...” 王若弗愣了一下,不可置信的看了眼盛老太太。<
第219章 主導(dǎo)之人(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