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的好像確實就是心里的真實想法。
劉云啟忽地一笑,說:“您說得對,是我妄言了。不過您的出發點也是為民,四舍五入下來他們可不就是為您做事么?”
劉云啟似笑非笑,整得楊區長還莫名其妙。
還想再辯駁一番,劉云啟就堵住了他的話頭,又說:“后續方案的實施,不管是您還是大院的骨干們,甚至是他們各自手底下的人,最好都不要出面。”
“不出面?”楊區長疑惑。
“您別急,我慢慢跟您說。”劉云啟安撫住楊區長,將自己的計劃循序道出。
簡單來說,就是劉云啟害怕激起大院里的民憤之后,楊區長這些同為原住民的領導會產生惻隱之心。
劉云啟倒是相信楊區長本人有那個決心和魄力,但從會議室另外那些干部的表現來看,他們就不怎么讓人信服能完全按照命令行事。
萬一你這邊藏私,他那邊走后門,不是就亂套了嗎!
庇護所要規范起來,就要有統一的管理模式。
既然那些干部信不過,他就找信得過的人去辦。
找誰?自然是從幸存者當中挑。
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一旦他們知道正規的庇護所能更好的保證他們的權益,那肯定會卯足了勁兒去促成此事。
繼續閱讀!
那些干部和手底下的武裝力量做什么呢?
他們那么大一群人也不能閑著呀!
他們的作用就是在后方穩定原住民的情緒,拉好警戒線防止場面混亂。
最后,萬一事態的發展不理想,就該楊區長出馬了。
不管他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還是雷霆手段,高壓政策。
到那時,就不該劉云啟幾人去操心了。
當然,在挑選幸存者的時候也馬虎不得,不是所有幸存者都適合干這種大事的。
像前天那些害群之馬肯定不堪重用,等待他們的只有修建房屋的勞碌命。
要找就找人品端莊,心懷坦蕩的人。
于是劉云啟問了對幸存者情況更加相熟的周西彤和呂喬。
在會議室里好一通商議后,才終于敲定了人選。
一共三十人,有男有女。
人不算多,但勝在精!
這些人平時在蕉下鎮的風評很好,來到大院后也是眼里有活到處幫忙的人。
只要他們能拿出鐵血手段,基本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最后,劉云啟腦袋里忽地想到從藺遙口中無意說出的二字。
“基地。”他喃喃道。
“什么?”正在嗦面條的其他人沒聽清。
劉云啟似醍醐灌頂,對著楊區長說:“領導,既然咱們下決定要整頓大院,不如把名頭也改改,以后出去行動也更規范點。”
“嗯……政府大院庇護所,聽著又臭又長是挺拗口,你說說,該怎么改?”
劉云啟看了一眼全部望著他的小伙伴們,輕聲回答:“基地。”
“咱們改成蕉下基地!”
劉云啟的眼里泛著光,心頭被滿足感所充斥。
誰說末世只能受苦受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