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曉冉站定在他們面前,把事情完整的告訴他們,“……所以,你們的任務不僅僅是練兵,還要時刻準備支援百姓,支援嵐月!”程曉冉說了一番話,把當初說服嵐啟鈺的話加工,重新說給他們聽,并且也沒有隱瞞現在建的學院是她開的,只是她也把開學院的初衷說給士兵們。
程曉冉看著他們,把最后的一些話說完,“這些工作并不是無償的,所有工程結束之后,都會給你們發(fā)放額外的餉銀,這次建學院也不例外,現在,你們有什么疑問嗎?愿意在這里繼續(xù)干下去嗎?”
半晌,沒有人回答,程曉冉耐心的繼續(xù)等,這時候一個洪亮的聲音大聲說道“報告教官,我愿意支援百姓,支援嵐月!”聲音帶著些鼻塞的感覺。
程曉冉聽見了,向其他所有人大聲問道“那其他人呢?你們愿意嗎?”
“報告教官,我們愿意!!”士兵們的聲音洪亮整齊,震山響。
程曉冉的心放下了不少,士兵們居然沒什么人反對,其實,當兵的才是最理解老百姓的人,他們就是從老百姓中選出來的,甚至這些人當中就有不少人家鄉(xiāng)曾遭受天災,求助無門,最終良田茅屋都沒了,才會來當兵,其他愿意從軍的,也都是義士。
如果在百姓危難,國家需要的時候他們能獻上一份力,就沒白來軍營一趟,程曉冉也說的很清楚,基礎建設例如學院、慈安院、善堂都是國家發(fā)展的需要,更不用說程曉冉的學院中還準備培養(yǎng)軍醫(yī),這個就算他們沒上過戰(zhàn)場也知道戰(zhàn)場上大夫有多重要;還有水患、地震后的城鎮(zhèn)重建也需要非常多的人手,他們想成就自己并不是只有上戰(zhàn)場才行,許多人想著,既然他們沒有錢,那就出些力吧。
如果以上的想法都太過高尚了,這不是還有最終的一條嗎,不是無償勞動,也就是說軍營包吃包住,還讓他們在“上班時間”奉旨賺外快,或者說是給加班費,對于許多當兵的窮漢子來說就足夠了。
因為種種的原因,士兵們對于這件事情接受良好,程曉冉也滿意了,笑著加了一句,“不過,這確實也是一種新型的訓練方式,以后你們就知道了?!蔽⑿?。
士兵們聽了,莫名覺得心里有點發(fā)冷。
接下來,他們就切身了解了什么叫做新型的訓練方式。
扛水泥就是負重行軍;打地基要跟著口令下鋤頭,這是揮刀訓練;承重圓木要分隊抗上山,注重協(xié)同合作;除了建房,仍然要做其他正式訓練,站軍姿必不可少,程曉冉還教了他們一套軍體拳,是經過她自己結合新招式改良的,每天早晚必須來一遍。
每天上山下山必須列隊整齊,口號響亮,內務必須整潔無異味,吃飯必須按點,程曉冉訓練上了癮,還弄出一份練兵計劃書出來,準備等書院建好,再認真帶一批人進行魔鬼訓練。
每天這片新兵軍營區(qū)都讓人側目不已,一早天剛亮就口號整齊的山上,還時常唱歌,傍晚又一動不動的站在空地,一點聲音都沒有,怪嚇人的,聽說那些新兵還每天洗襪子?誒喲,這么娘的啊。
因為程曉冉練兵的事并沒有宣揚出去,而且別的軍營區(qū)也有自己的訓練任務,隨意不會到處走動,所以其他老兵新兵們的猜測五花八門,故事漸漸變得詭異起來。
其他軍營區(qū)的都尉、校尉、副將有和李都尉關系不錯的,就在休息的時候跑過來問李都尉,他們每天都是干什么呢。
李都尉不知道怎么跟他們說,就只能簡單的回一句“蓋房子!”
“?”來問的人摸不著頭腦,啥玩意兒?
再多的,李都尉也不說了,直接趕他們走,間接導致傳言越來越奇怪。
在程曉冉練兵一個月后,書院的地基早已建好,整個書院也初見雛形了,想來再過一兩月就能建成,果然人多力量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