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戰(zhàn)船,周楚早就開始做準備了,永樂年間制造鄭和寶船的那批工匠,在后來慢慢被裁撤了,不過他們的后人基本上還是在民間的船塢做工,這些人制造戰(zhàn)船的本事遠超一般人,甚至很多還有寶船圖紙傳家。
早在周楚剛剛成為錦衣衛(wèi)指揮使的時候,就派出了很多錦衣衛(wèi),四處尋找這些人的下落,一邊給足工錢,另外一邊許以寶源局的官職。
寶源局是洪武年間在應(yīng)天府設(shè)立,主要是用來鑄造錢幣,到了永樂年間,也負責(zé)為鄭和鑄造寶船,到了現(xiàn)在,寶源局基本名存實亡,也只剩下鑄造貨幣的功能了,其中有無數(shù)人在吃空餉,所以嘉靖不介意往里面塞一點名額。
早在近兩個月之前,周楚給楚璃讓人給楚璃送來一千萬貫錢票的時候,就讓她著手買了蘇州府的一家不起眼的民間船塢,隨后便將這些人安排了進去,錢財管夠,唯一的目標就是建造出類似于當年鄭和寶船一般的戰(zhàn)船。
哪怕過了近百年,單論戰(zhàn)船這一塊的工藝,當年的鄭和寶船仍然是巔峰存在,這兩百年來,造船技術(shù)遭遇各種打壓,非但沒有進步,反而出現(xiàn)了一定程度的衰退。
不過寶船的建造需要時間,建造一艘最小的寶船,哪怕是上百位工匠一起出手,也要兩個月左右,目前第一艘寶船已經(jīng)接近完工,到了收尾的時候。
可惜周楚不知道蒸汽機的設(shè)計圖紙,否則將這玩意弄出來的話,就不用造寶船了,直接造鋼鐵戰(zhàn)艦。
原本周楚以為大明的精鐵鑄造技術(shù)并不成熟,畢竟歷史上便是這么記載的,直到看到錦衣衛(wèi)專用的繡春刀,周楚才明白歷史上記錄的也不是完全準確,大明不是沒有高端的精鐵,只是一直沒有流入民間罷了。
不過現(xiàn)階段無論是對周楚還是對大明而言,寶船完全夠用了,甚至同時期海戰(zhàn),寶船都是無敵的存在,西方發(fā)明蒸汽機,起碼還得三百多年,沒有蒸汽機的西方,在大明面前都是渣渣。
周楚的人很快就和楚輝祖接上了頭,獲得了楚輝祖提供的信息。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江南商會掌握的出海口,他們大部分的商品走私都是經(jīng)過安南的湄公河出海,這個出海口的吞吐量是最大的,當然,也有少部分是經(jīng)過其他出海口,比如蘇州府就有一個碼頭,不過這種出海口承載不了太大的船,所以量很少。
周楚得到這條信息之后若有所思,看來這些人和安南早有勾結(jié),怪不得后來嘉靖要收復(fù)安南,目的就是掌控東南湄公河的出海口,以此掌控東南沿海的海上貿(mào)易。
收復(fù)安南為隆慶開關(guān)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沒了這個最大的出海口,走私集團想要出海就不得不同意開海。
東南其他的出海口能承載的運輸量極其有限,和湄公河的出海口一比,差的太遠了。
得到這條關(guān)鍵的信息之后,周楚眼睛一亮,心中開始謀劃如何早幾十年為大明收復(fù)安南了。
想到這里,周楚給寫了一封密奏,讓人快馬加鞭送往京城。
至于楚輝祖提到的其他事,比如江南商會的人商議如何對付自己,在周楚看來都是小事,看到美人計的時候,周楚差點笑出聲,也不知道是哪個天才想出來的計謀。
基本盤梳理妥當之后,周楚閑了下來,騎著烏騅馬走在蘇州府的街道上,后面跟著沈煉和方鴻,暗中則有數(shù)十位錦衣衛(wèi)在周圍警戒,沒辦法,這不是在京城,周楚不得不打起十分精神。
來了蘇州府好些天了,周楚還沒來得及去拜訪自己的老師,唐伯虎和文徵明,唐伯虎兩人此時還不知道周楚已經(jīng)到了。
周楚倒也不著急,一邊往唐伯虎家里走,一邊觀察著蘇州府的民情。
蘇州府不愧是江南重鎮(zhèn),繁華程度不遜色于京城,甚至某些方面還猶有過之,不過和京城相比,少了一分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