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陳經(jīng)的果斷,周楚有些意外。
原本周楚還有些不解,陳經(jīng)這種人,幾十年宦海浮沉,人老成精的,怎么會做這種蠢事。
此時看到旁邊被捆的像個粽子,連嘴都塞了起來用繩子捆住的陳經(jīng)的小兒子,周楚似乎明白了什么。
“果然是紈绔子毀三代啊。”
周楚似笑非笑道。
陳經(jīng)聽到這話,眼神破敗,并未反駁,此時的陳經(jīng)哪還有以往指點江山的風采,仿佛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
周楚清楚,即使自己不殺陳經(jīng),這老頭也活不了了,本身就七十多歲了,再加上如此驚嚇和大變,倘若不是為了陳家,此時恐怕已經(jīng)一病不起了。
既如此,自己便讓他求仁得仁。
“說說吧,你說的這些倭寇有多少人,藏匿在哪里?”
既然陳經(jīng)如此識趣,周楚也不和他拐彎抹角了,直接說道。
“這些倭寇有三千多人,具體人數(shù)老朽也不太清楚,為首的是一個叫劉潮的福建人,手下有一千多倭人,其他都是水匪海盜。”
陳經(jīng)很聰明,并沒有以此為要挾去和周楚談條件,直接就說了出來。
“這伙倭寇隱匿在崇明縣和松江府的交界處,原本的崇明縣幫派眾多,很適合他們隱藏,不過他們基本都是在海上搶劫,江南的不少家族和他們都有勾連,不過卻很難掌控他們。”
陳經(jīng)繼續(xù)說道。
實際上如果不是很難掌控這些人,蘇州府的那些士紳早就動用這批人來對付周楚了,這批倭寇基本上不在陸地上劫掠,基本都是出海,崇明縣邊界也不過是他們的一個老巢罷了。
“你態(tài)度還不錯,本官可以放你們陳家一馬,不過認罪畫押的文書還是要簽的,以后你們陳家替我錦衣衛(wèi)辦事,他必須得死。”
周楚指了指被捆著的陳經(jīng)的小兒子說道。
至于陳經(jīng),周楚沒說該如何處理,但周楚相信陳經(jīng)應該是個聰明人,知道該怎么做。
“如此,老朽多謝大人再造之恩。”
陳經(jīng)說著扶著拐杖想要跪下,被周楚抬手阻止了。
陳經(jīng)離開之后,周楚讓跟著自己來的錦衣衛(wèi)迅速展開了行動,將除了陳家之外的其他幾家抄家的抄家,抓的抓。
陳經(jīng)顫顫巍巍的回到家中,此時陳府之中,陳經(jīng)的大兒子和二兒子都得到了消息,滿臉擔憂的等待著自己父親的消息。
對于老三的做法,兩人知道之后也都感到頭皮發(fā)麻,自感大禍臨頭,偏偏這是松江府,是江南的地界,如今的周楚在江南可謂是只手遮天,他們即便是逃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去海上?恐怕還沒出海,就被周楚的人攔下來了。
一時之間,兩人都無比忐忑,在家中等待自己的老父親,仿佛在等待審判一般,如坐針氈。
眼看著陳經(jīng)顫顫巍巍的回來了,陳經(jīng)的大兒子急忙小跑過去攙扶著自己的父親。
陳經(jīng)來到正廳,坐定之后看著自己的兩個兒子,對于自己這兩個兒子,陳經(jīng)還是比較滿意的。
“老三回不來了,我答應了周大人,以后陳家暗中替周大人效命,認罪狀我也簽了,倘若你們敢對不起周大人,周大人隨時可以清算我們陳家。”
陳經(jīng)此時已經(jīng)比去的時候顯得蒼老了許多,說這些話的時候,說的很慢,很仔細。
“這對我陳家,倒也未必是壞事,周大人的崛起是必然的,未來大明形勢如何,誰也說不好,你們切記,無論是做人做事,最忌諱的便是首鼠兩端,既然站在了周大人這邊,以后就要盡心盡力為周大人做事。”
陳經(jīng)語重心長的囑咐道。
“老三的家眷,回頭都處理了吧,免得引起周大人的猜忌。”
陳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