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是無人可比。按理說給杜若鵠當老師屈才了,但梅先生一口應了下來。
一是自己的確年紀大了,近兩年越發覺得腿腳不利索,梅先生自認自己是惜命的,擔心自己一把老骨頭死外面沒人給收尸;二是他明白杜安國的想法,杜安國擔心自己老無所依,便讓自己的小女兒來身邊陪伴他,也感受一下含飴弄孫的感覺。其實這么多年他早就把杜安國父子當成了自己的后輩,希望他們能好好的。于是梅先生便成了杜若鵠的老師,開啟了教學之路。
梅先生沒有因為杜若鵠是女孩便有絲毫輕慢,在他心中好和男子沒有什么區別,照樣應讀書明理,照樣可以建功立業。
遠得不說,單單是鎮國公老夫人,大楚還沒建朝的時候先帝帶著老鎮國公一路打到京城去,余老夫人帶著年幼的杜安國在葉城等他。偏巧前朝余孽和西北蠻子做了交易,雙方集結在葉城城下,想要重新占回天下。
老鎮國公的援軍最快也要三天才能到葉城,守城的將領艱難的守了兩天,城內守兵死的死傷的傷,就在天下人都以為葉城受不住了的時候,沒想到余老夫人穿著一身裙裳上了城樓,城樓上同時換上了一群新兵。眾人只聽戰鼓擂動,城墻上喊殺聲陣陣,一時間城下的敵軍竟不敢上前。
余老夫人愣是靠著給敵軍唱了一出空城計,為老鎮國公奪取了時間,待老鎮國公終于帶著人馬提前趕到,余老夫人在城樓上擂鼓助威,那一場仗真真的贏得漂亮。最后人們才知道,城樓上換上的新兵都是老鎮國公給余老夫人留下的家將,只是個障眼法罷了。
也是自那時起,原本還有些年少孤傲的梅先生自此再不敢輕視任何人,也方明白“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誠不欺我。
況且自從教導杜若鵠起,梅先生更是欣喜。他早就想找一個學生繼承衣缽,可奈何杜安國父子倆是地地道道的武將,只對兵書戰法感興趣。
穿越后,女將軍獨美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