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好意思,眼睛瞟向其它方向,原來彝族妹子們也是這么招待吃飯的客人的。
平生頭一次來滇南,頭一次被滇南的少數民族招待,真不知道這里的習俗是什么樣的。如果滇南每個地州的人都是這樣招待客人,那滇南的習俗民風真是有的夸呀,太熱情好客了!
坐車來的時候,任小敏沒提過錢的事,坐她們的大巴是免費的,入住客棧也是免費的,花這么多心思,等走的時候,讓我買什么我都不好意思拒絕。
大家有吃有笑,飯過半旬,穿白色彝族衣服的小姑娘們,又端上來窄口陶壇的水酒,擺放在每個游客桌子上。
任小敏介紹說,這是她們寨子自己釀的米酒,度數很低,喝起來香甜醇美,回味無窮,如果我喜歡,走的時候可以帶一點回去。
任小敏還是親自給我倒上一碗,喂我喝下,整個吃飯過程,她一直臉露微笑。
北方人喝酒不是對瓶吹啤的,就是碰杯灌白的,米酒很少喝的,在京城的時候,老四江波從老家江城給我們公司同事帶過米酒原料,我也沒要來嘗試過。
米酒聞起來,有點米發酵的味道,喝到嘴里,稍微有點甜,還有點酒氣的感覺,進入胃里,也沒有難受感。
任小敏想讓我多喝幾碗,我拒絕了,因為平時我不愛喝酒,我也不懂灌酒精有什么快感,還不如喝幾瓶飲料來的開心。
見我不喝,她又拉我去火堆旁跳舞,我也擺擺手拒絕了,并不是我跳不來她們的舞蹈,是我真不喜歡參加群體運動。
此時,不少游客被彝家小姑娘拉去跳舞了,所有人被開朗熱情的彝家姑娘們帶著,手拉手圍著火堆轉圈舞蹈。
彝家火把舞簡單易懂,跟著跳上一會就能隨著節奏跟上動作,轉圈的旅客里還有張海龍和張秋泉,尤其那個張秋泉,跳的更開心更起勁。
連吃帶喝加跳舞,足足玩了兩個小時,大家才回房休息,剩下一圈殘羹剩飯,歪桌空碗,彝家姑娘默默地收拾著。
我沒有吃完不收拾的壞習慣,也跟著一起收拾碗筷,被任小敏硬推回來了客棧,她說這里沒有讓客人干活的習俗,如果我想為她們做點什么的話,走的時候多買一些她們的土特產就行。
面對彝家人的熱情真誠,禮儀好客,連連鞠躬感謝,客棧老板娘和任小敏都讓我趕緊回去休息,說這是她們應該做的,不用客氣。
回到四樓我的房間,張秋泉已經倒在床上呼呼大睡了,張海龍見我回來,問我“沒喝多吧,晚上還是要小心一點的?!?
“小心……?”我疑惑不解問。
“你被扎過一次,應該明白小心什么吧?!睆埡}埡苷J真的跟我說。
就算這里有傀儡蟲的線索,也不至于出現什么大危險吧,想到這里,腦海里又出現了任小敏扎我腰子的回憶,如果,如果扎我腰子的事是真的,那這個晚上一定不太平。
我恍然醒悟,問張海龍“那怎么辦?”
新說鈕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