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在包圍圈內來回奔跑,抖動著被染紅的鬃毛,將一身血汗揮灑于疆場之上。
遠處一個窄袖短衣、長褲革靴、胸披甲胄的將軍,滿弓射出一箭,正中白馬的咽喉。
白馬躍蹄發出一聲嘶鳴,驟然倒地。
馬上的將領一條腿被壓在了馬下,還沒來得及起身,已被蜂擁而至兵士亂戈刺殺。
鮮血從他的背后潺潺流出,浸染大地。他的瞳孔慢慢失去光澤,藍天白云逐漸在他眼中消散。
夢里的場景突然跳躍到了道觀外,尸骨坑那個土堆旁站著兩個人。
天色特別陰沉,四周大霧彌漫,他似乎怎么都看不清那兩人的長相。
他想走近一些,卻不想陡然發現土坑里有一雙幽綠色的眼睛在盯著他,就像昨夜骷髏將軍眼中的磷光……
他猛的驚醒過來,看著另一張床上正在酣睡的阿焱,心中莫名生出不祥的預感。
夢里看不清面容的那兩個人,會是王盟和姜文琦嗎?
早上起來,穆宸沒有把晚上的夢告訴阿焱,在事情有確鑿的證據之前,似乎沒必要讓阿焱和他一起擔心。
他上網查了大半天的資料,結果非常讓人震撼,原來秦軍在這里附近還真的發生過一場大戰,只不過并不為世人熟知。
那場戰役就是汾城之戰。
戰國時期,在秦趙之戰中,汾城的戰略地位很重要,是秦國的后方補給重鎮。
公元前260年,秦國大將白起在長平擊敗趙括,坑殺數十萬趙國降卒,趙孝成王赴秦和談,承諾割讓六座城池。
可他在回國后就反悔了,秦昭襄王大怒,派王陵攻打邯鄲,這便是戰國史上赫赫有名的邯鄲保衛戰。
老將廉頗在固守邯鄲城兩年后終于盼得楚魏聯軍兵臨城下,夾擊秦國大軍,秦軍潰敗。
這就是大部分人熟知的邯鄲保衛戰,然而事實上,這場秦國與聯軍的戰爭還有個尾聲。
兩個月后,韓、趙、魏三國聯軍逼近汾城,秦將王龁率兵出擊,將聯軍攆至黃河,沒想到的是趙國的另一支部隊趁機占領了汾城。
王龁立刻又反身攻打汾城,但是那場戰爭的結局,在《史記》中并沒有記載。
公元256年,秦軍撤回河西,河東歸還魏國,太原郡歸還趙國,連上黨也回歸了韓國。
一場歷時多年的征戰,秦國在長平之戰中贏得轟轟烈烈,最終卻慘淡收場。
會有這樣的結果,說明秦國在汾城之戰中必定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只不過與長平、邯鄲這兩場大戰相比就變得不值一提了。
而戰國時期汾城的地理位置就在現在的晉城村,離尸骨坑不過十幾公里的距離。在這里確實很有可能曾經發生過一場大戰。
查到這里,穆宸心中莫名更加沉痛,都說“一將功成萬骨枯”,然而事實上帝王將相的宏圖霸業又豈是“萬骨”就能堆砌得出來的?
秦最終能夠統一六國,埋尸荒野的恐怕不下幾百萬將士。
他把搜索結果告訴阿焱,但似乎這些并不能幫他們解開謎團,反而帶來了更多的疑問。
如果尸骨坑里埋的是秦軍的尸骸,為什么會有這么重的戾氣?
尸骨坑旁的道觀是偶然建在了這個位置還是另有原因?
昨天和阿焱打斗的“神將”是誰請上來的?難道是有人在保護這隊陰兵?
“神將”出手救了修遙,是因為請他上來的人和道觀有著某種聯系嗎?
還有就是,如果姜盟和王文淇真的在土坡這里遇害了,是不是“神將”干的?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如果他們曾在道觀外跟“神將”打斗,馬道長在道觀里怎么可能一點動靜都沒有聽到。
穆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