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讀張世康寫的奏報時,王承恩就在邊上。
盧象升戰敗的事,不僅以楊嗣昌為首的一方上奏疏彈劾,內閣首輔劉宇亮等東林黨人也彈劾,崇禎皇帝幾乎都要下旨賜死盧象升了。
但看了張世康的信后,終究是改了主意,王承恩心里清楚,皇爺大抵上是看不上盧象升的,只是不想令在外征戰又立大功的張世康失望罷了。
“那是,盧大人吶,本提督可是絞盡腦汁說了不少好話,筆桿子都快咬爛了呢!
這頓酒你可必須請!”張世康樂呵呵的道。
王承恩撇了撇嘴,張公子真是張口就來,還絞盡腦汁說了不少好話,皇爺可是讓他看了信的,關于盧象升的就一句話。
‘盧象升得留下,否則臣也不干了。’
這種無賴言辭若是旁人,早被皇爺砍了七八次了,可奈何皇爺似乎就怕這個。
虎大威、楊國柱等邊軍將士又看向張世康,這下他們眼中就不僅是羨慕了,還帶著某種感激。
他們可以不管這位年輕提督多么不靠譜,但救了他們的性命,又保下盧總督的恩情卻是不假的。
盧象升鄭重的拱了拱手又要向張世康躬身行禮,卻被張世康用手阻止,他笑道:
“開玩笑呢!些許小事,何足掛齒,盧大人你可是本提督的偶像,萬不可再如此了。”
不論是年紀、學識還是品格,張世康在盧象升面前都自愧不如,他救盧象升雖然也有看不慣那群人的原因在里頭。
但其實最重要的還是盧象升是真能打呀。
倘若大明九邊都是盧象升這等的猛人,哪里還用得著他餐風露宿在外吃土,早就回國公府吃肉喝酒天天享福了。
“張大人,何為偶像?”虎大威人如其名,生的跟孫維藩有一拼,是個糙漢子,但卻不懂就問。
“就是榜樣,對,盧總督是本提督的榜樣呀!”張世康隨口胡咧咧,說完又環視周圍的邊軍將士們:
“本官曉得你們羨慕京營的賞賜,但光是羨慕是沒用的,戰功都是自己用命掙的。
不過,陛下之所以如此封賞,其實也是用心良苦,陛下他老人家是想用實際行動,叫爾等知曉,陛下已經不是之前的陛下。
數月前,陛下就曾當著滿朝勛戚的面說過,將放開封爵之限,只要你們敢拼命,只要你們能打勝仗,每個人都有可能封爵!
京營,不過是運氣好罷了。”
張世康話說的漂亮,不少士兵都為此歡欣鼓舞,不過虎大威等邊軍將領卻好像不大認同。
他們仍然堅定的認為,這跟運氣沒關系,就是因為京營提督是你張世康。
說完這些,張世康沖周圍將士拱了拱手離開了軍營。
今日是個好日子,畢竟成了伯爵,張世康也不可能真讓并不富裕的盧象升請客,便隨手從崇禎老哥賞賜他的三百兩金子里抓了幾塊。
他打算今天吃頓好的,說起來他這公子哥當的,竟然已經很久沒有下過館子了。
“盧大人,陛下還有口諭,命宣大諸部受京營提督節制,直至將建奴徹底擊潰。”路上,王承恩小聲對盧象升道。
楊嗣昌參與彈劾盧象升,必然是不希望盧象升好,崇禎皇帝心里清楚,既然決定替張世康這小子保下這盧象升,自然好人做到底。
可誰知道張世康卻道:
“盧大人別聽他的,陛下又不知兵,你我兩部兵馬在一起時,京營當受你調遣才是。”
“怎能如此?此乃陛下旨意,張大人當慎言!”盧象升聞言趕緊推辭,宮里的人還在身邊,這張提督真是,明著抗旨,你有圣眷,他可沒有。
他知道張世康沒有開玩笑,也很感激這份信任,但他畢竟是戴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