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噶普碩的固有印象里,大明士兵與大清的漢軍能打的有來有回,可一旦與大清的八旗精銳碰上,幾乎就不是同一個戰力水平。
那些大明士兵光是氣勢上就矮一截。
可眼前的這些明軍士兵就像瘋子一樣,他們瞪著血紅的眼睛,將手里的戰刀、長矛揮舞的虎虎生風。
更有甚者,有些明軍士兵用的竟然是不要命的打法,拼著自己受傷,也要砍上一下子,噶普碩甚至看到有個明軍士兵用上了牙齒。
明軍士兵同樣嗷嗷叫著,而且比他的八旗精銳喊的更響亮。
噶普碩心里大駭,他知道自己犯了輕敵的錯誤,正思量著要不要回撤,突然聽到后方傳來己方騎兵的聲響。
數千騎兵自噶普碩左翼沖來,聲勢浩大,大地都因此震顫起來。
噶普碩心中大定,明白睿親王也已經知道明朝皇帝就在軍中,如此快速的出動騎兵,定然也是為了一舉將明軍擊潰。
活捉明朝皇帝,即使是貴為睿親王,也是不能忽視的功勛。
騎兵之后,是那兩萬漢八旗步軍,除卻督戰的孔有德外,多爾袞幾乎將大部分兵力都一次性投入到了戰場上。
多爾袞心里清楚,這次的戰斗絕對不能拖,必須速戰速決。
當得知明朝皇帝竟然也在軍中的消息時,多爾袞真是又驚又喜。
大明的皇帝都是向來不出京城的,他猜測這皇帝能在這里,大概率是那個叫張世康的小子的主意。
大明天子昏聵,又出了這么個渾人,多爾袞大抵上知道些明朝的歷史,在他看來,如今這天子和那張世康,就如同明朝的英宗和那個王振一樣。
御駕親征,呵呵,無非是給他送戰功。
他甚至有點想謝謝這小子,若不是這小子將大明的天子帶到這里,他即便贏下這場戰爭,也僅僅是可以有了回去的理由。
但倘若能活捉明朝的皇帝,不僅是對大明的致命打擊,同時他在大清的威望也將超過他的皇兄皇太極。
為了壯聲勢,多爾袞少有的親自上陣,將四萬大軍一股腦壓了上去。
以他對明軍的了解,莫說兵力相當,即便明軍再多個一萬,定然也撐不住兩個時辰。
在與明軍短兵相接之前,他一直都是這么想的,噶普碩命人告知他,說明軍不對勁兒時,他甚至斥責了對方。
可直到他抵達戰場的最前線,多爾袞才發現噶普碩并未說謊,也并非臨陣怯敵。
是大明的士兵都瘋了!
在他率領八旗精銳全面壓上的時候,對面的明軍也用了同樣的戰術,弓弩手、長矛兵、檔把手,乃至大明的騎兵。
他甚至并未看到傳言中很厲害的火銃方陣,如此的亂局,他有理由相信那些火銃手也換了武器在拼殺。
這些明軍之所以如此勇猛,大概也是因為大明天子的存在,望著混亂的戰場,多爾袞心道。
明軍的步軍竟然能與八旗的精銳步軍旗鼓相當,多爾袞心里清楚,即便贏下這場戰斗,八旗的勇士損失定然也不會小。
可是這一切跟活捉大明的皇帝相比,都是值得的。
多爾袞砍殺了一個敵人,目光再次看向即將對沖到一起的雙方騎兵。
步軍不占優勢雖然讓他略微感到意外,但大清立國至今,靠的卻不是步軍,而是騎兵。
野戰之上,同等數量的騎兵,八旗無敵!
在此之前,多爾袞征戰將近十年,從未在騎兵搏殺間落過下風。
更別提明軍的騎兵數量不如他,在他看來,大明的天子或許能提振敵人的士氣,但在絕對的實力面前,皆是虛妄。
只要將明軍的騎兵擊潰,接下來的戰斗幾乎就可以板上釘釘了,畢竟騎兵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