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二年正月初五,兗州府。
正月初五,民間稱破五節(jié),因諸多禁忌過此日后皆可破而得名。
春節(jié)剛過,兗州城內(nèi)仍舊一派喜慶的氣氛,街道兩旁紅燈籠高掛,有身份的人相見互相拱手道賀。
當然,這些喜慶只存在于富貴人家,街道上更多的是普通的百姓。
與那些達官顯貴不同,這些百姓臉上大都沒有笑意。
自去年年底開始,因為朝廷加征商稅、工稅,導致城內(nèi)一應(yīng)貨品價格上漲的厲害。
不少東西的價格上漲幅度,已然超過了朝廷加征商稅的部分。
一開始,還有不少百姓以為是因為過年,購置年貨的人太多導致的。
百姓招惹不起那些有頭有臉的人物,只得節(jié)衣縮食少購置年貨,以期年后等價格回落。
可如今已至初五,城內(nèi)糧米等物的價格不僅沒有回落,反而比去年年底還高。
一些有脾氣的人因此與店家理論,卻被店家的伙計拿棍子趕出。
一邊打人還嚷嚷著,要怪就怪朝廷加稅云云。
百姓不知到底該怪誰,他們只知道倘若再長此以往,過幾天家里就將揭不開鍋。
不少百姓因此聚集在兗州府衙,想請兗州知府昌必正出面為老百姓討個公道。
奈何昌必正始終不肯露面,對外宣稱是身體有恙,只讓同知何才茂出面應(yīng)付。
一開始百姓們還覺得有官府出面,定能抑制住飛升的物價,可一連兩日,那何才茂只言會與城內(nèi)商賈談判,卻一直沒有了后話。
百姓無米糧度日,自是不肯罷休,將府衙大門都給堵了。
這天傍晚,百姓們?nèi)耘f聚集在兗州知府衙門不肯散去,卻突然從街道兩側(cè)呼啦啦跑來一大群士兵,將這群百姓團團包圍。
一軍將自士兵隊伍中走出,沖著在場的百姓們怒斥道:
“本官任城衛(wèi)千戶官李平,爾等肆意圍堵知府衙門,可是要造反嗎?”
百姓們見狀都滿臉懼意,正不知如何應(yīng)對,陡然從人群中走出一壯碩漢子道:
“李將軍,我等豈敢造反,實在是城中貨物價格激增,已然快一個月了,我等難以為繼,只是想向知府大人求助。
奈何知府大人稱病不見我等,方有如今情形?!?
一眾百姓見有人肯出頭,馬上都齊聲應(yīng)是,李平看了一眼壯碩漢子,皺了皺眉頭道:
“你姓甚名誰?做什么的?見了本將軍為何不跪?”
那壯漢也是個火爆的脾氣,不僅沒有懼怕,反倒扯著嗓子道:
“李將軍好大的官威,草民不過鄉(xiāng)野一漁夫,姓甚名誰不重要,我等只是想知道,李將軍此來,是為懲治我等,還是為解決城內(nèi)物價?”
實際上大明律并未規(guī)定百姓見了官員就一定要下跪,百姓徹底淪為磕頭蟲,唯有螨清一朝。
千戶官品級雖然不算低,但衛(wèi)所兵在老百姓的眼里,除了欺負欺負老百姓外,一無是處。
既然如此,他跪不跪也不重要了。
可這卻激怒了李平,他指著那壯漢怒道:
“來人!將這刁民綁了,押進府衙大牢!”
話音剛落,便有幾個士兵沖那壯漢沖過去。
“草民有何罪?草民不服!”那壯漢沒想到這李千戶說抓人就抓人,當即大吼道。
“圍堵知府衙門便是罪,你若不服,進到大牢里頭,自會有辦法教你服的?!?
李千戶陰陰的看著那壯漢道。
這話一出,周圍的百姓個個面如土色,再也沒人敢言語。
“你們都聽著,再敢鬧事,將你們都抓進大牢里去!
還不快快散去?”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