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你說咱們能上哪支部隊呀?”
坐在李寧身旁的新兵問道,他只是一個普通的新兵,只是體能有些優秀,所以才被選上來的。
而李寧是新兵連的一位副班長,同時和排長連長走的也挺近,甚至營長都見過幾回面,從他這里更容易得到信息,可是他想多了。
“我也不知道,看看吧,估計應該是偵察連或者野戰部隊,即使你們也別問我我也不知道,但作為新兵營這500人前150名怎么說也不能太差了,還能讓咱們去看倉庫?”
李寧十分肯定的說道,可沒有想到的是馬上他就被打臉了。
卡車在行駛了一個多小時后,開進了一個軍營里。
所有的新兵都被要求下車列隊,最后一個軍官模樣的人走了出來,他手中拿著一個冊子,看見人員來齊后,他就大聲的念叨:“隋文卓,第七汽車連,林風,第75炮兵團后勤部……李寧1583號倉庫,趙成功,1756號倉庫”。
他念的十分平緩,底下這些新兵的內心卻不平靜,大家都不是文盲,在新兵連都待三個月了,難道不知道這些單位基本上都是后勤的嗎?
不是我們這群精兵你都給我整到后勤干什么了,而且照理來說不是應該去48師,48師有這么多后勤單位嗎?這怕不是一個軍區的吧?
好在經受了這三個月的訓練,新兵們并沒有直接吼起來,而是等待著宣讀完分配名單后再提出異議。
終于上面那一位軍官念完了,他并沒有給新兵們提出異議的機會,直接說道:“大家都聽清楚了吧,不接受異議,你們按照排列順序直接上卡車,今天就下連,違者以軍法論處。”
說完他就走了,底下這些新兵雖然有萬分怨念,但也不敢說什么,軍法無情啊,這是新兵連接受的第1個教育,大家都銘記在心,等以后再想辦法問清楚了。
如果這是一部小說的話,此時應該有人站出來罵李寧預判錯誤,要是這么想,那就有點太低估這個變故之大了。
就像你平時考試能考上211,結果分數出來發現你只能考一個二本,哪還有心思去想這個呀,都在那里回想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么。
就這樣,這330名新兵就渾渾噩噩的上了卡車,然后送到了他們服役的地點。
李寧算是最先反過來的,他和其他人相比有一個優勢,那就是對于軍旅生涯看的不是那么重。
這個時候當兵社會地位確實不低,哪怕是后世當兵的地位也很高,可相比之下當兵大概率只是人生中的一小段路,因為絕大多數人只能當三年,以后變成兩年義務兵,那就只能當兩年。
至于說一輩子都在部隊,將所有的青春都奉獻給軍隊,怎么說呢?這只是說說,事實上幾乎不會的。
在部隊里超過40歲的人,要么是軍官,畢竟軍官也是有年齡限制的,上尉最多只能服役到40歲。
也有一些士官能服役到40歲,可他們都屬于高級士官,屬于千里挑一的存在,你認為你能成為這樣的人嗎?
所以李寧一早就認清了現實自己,想在部隊干時間特別長根本不現實,而且這么活不累嗎?
自己上一世當了那么長時間的牛馬,這一世憑借著超前的記憶不說變得大富大貴,但是成為一個小康那是有手就行。
等到2020年之后,手握個幾千萬還是能夠做到的,既然如此,那就沒必要那么拼,但畢竟再年輕一回嘛,還是要滿足兒時的夢想。
并不是說就這樣李寧就能很輕易的接受自己成為倉庫兵的現實,好在作為人生經歷達到40多年的中年人而言,沒有什么是不能接受的。
在上車之后,李寧便向一旁的軍官詢問:〝班長,我分配到的倉庫在哪里?狀況如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