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村繡球花展的消息,像一陣春風,傳遍春城的每一個角落。
游客們紛至沓來,絡繹不絕地涌入村莊。
當天,陽光明媚,云淡風輕,
人們在狹窄而曲折的村巷里穿梭,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
他們手持相機或手機,忙碌地記錄著眼前的美景。
一朵朵鮮艷欲滴的繡球花,如同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點綴著古老的村舍和石板路。
隨后,游客們來到寬闊的操場上,目光被一座巨大的繡球花拱門吸引住了。
這座拱門由無數朵繡球花盆栽搭建而成,宛如夢幻般的仙境入口。
人們興奮地在拱門下穿來穿去,一邊欣賞著美麗的花朵,一邊拍攝著精彩的短視頻。
有些游客對某一盆繡球花情有獨鐘,便毫不猶豫地將它買下來。
帶回家中,讓這份美好永遠陪伴自己。
整個村子彌漫著濃郁的花香和歡樂的氛圍。
人們在這里盡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賜,感受著生活的美好。
村里的各家店鋪里也滿滿當當地圍滿游客。
來一次,總不能空手回去。
土特產、文創產品、茶葉、咖啡、陶藝作品......
只要是自己喜歡的,都帶走。
當然,帶花回去的游客更多,到傍晚時分,拱門上的花被賣的七零八落。
看上去一點也不仙了,千瘡百孔的。
但村民們看著高興啊,這一天就要賺上百塊錢了,還是純利。
兩個村民站在角落里,交頭接耳地低聲議論著。
“這花兒可是零成本啊,純純的凈利潤呢!”其中一個村民小聲說道。
另一個村民反駁道:“花盆難道不用花錢買嗎?”
“哎呀,那不是村里免費發放的嗎?當然不用我們掏腰包啦!”第一個村民理所當然地回答道。
“可這樣不好吧,總得稍微給點兒補償才說得過去啊。”第二個村民有些擔憂地說。
“你咋這么笨呢!大家都沒給,憑啥咱們要給?”第一個村民責備道。
原來,這兩個說話的人正是村東頭的李大嬸和王大媽。
李大嬸向來本分老實,而王大媽則狡黠奸詐。
從她們倆的對話內容中便能明顯看出這一點來。
王大媽不光在這件事上打著小九九,其實,她還有一個秘密呢。
此時她看著拱門上為數不多的幾盆花,暗自得意地笑著。
蕭雪的小院里外,全部擺上了繡球花,之前的那些花卉,統統搬到樓上去了。
既然是自己提出來的繡球花展,就要以身作則,起帶頭作用。
今天來吃飯的人不少,大家一進門就看到滿園的繡球花,驚艷之情溢于言表。
有游客說,清溪村首屆繡球花展的最美小院非蕭雪花園莫屬。
蕭雪笑著感謝,說:“那還得請各位在網上幫忙投投票,到時候真入選了,我請大家吃我自己做的黃桃罐頭。”
一聽投票還有好吃的,幾個和蕭雪熟識的常客馬上拿出手機,給小院拍起照片來。
這次繡球花展,村里還搞了一個評選,最美繡球花小院和最美繡球花盆栽。
為的是借評選的由頭,跟游客互動起來,同時也把繡球花展的美圖推廣出去。
因為參與評選的人,要在網上曬圖,點贊多的圖的地方,才有可能評選上。
晚上幾人聚在小院總結第一天的情況。
村長還沒說話呢,就笑得喘不過氣了。他說:“有一對情侶本來想各自從拱門的口進去,然后在中間相遇,結果,人太多了,根本走不通,要往后退也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