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蕭雪和江瑞妍帶著滿滿的一籮筐冬茶嫩芽回到家中時,一場精心的制茶之旅便拉開了帷幕。 她們首先找來干凈、寬敞的簸箕,將采摘回來的茶葉輕輕地鋪在簸箕內,每一片嫩芽都像是綠色的珍寶,帶著山間的靈氣和雪的潤澤。 這些茶葉在簸箕里微微舒展著,仿佛還在回味著在茶樹上的時光。隨后,她們把簸箕放置在通風良好的地方,這里有輕柔的微風穿梭而過。 風就像一位溫柔的使者,輕輕拂過茶葉,帶走其中多余的水分,讓茶葉逐漸變得干爽。在這個過程中,蕭雪和江瑞妍仔細地檢查著茶葉,她們的眼神專注而敏銳,將那些不小心夾雜在其中的小樹枝、枯葉等雜質一一剔除。 每一個小動作都充滿了對茶葉品質的尊重,這些被精心處理后的茶葉,整齊而純凈地躺在簸箕里,靜靜地等待著下一個制茶步驟——殺青。 殺青這一步對于茶葉的品質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在經驗豐富的茶人口中,柴火灶是最佳的選擇。 蕭雪和江瑞妍將家里的柴火灶收拾得干干凈凈,那口鐵鍋在清洗之后泛著黑亮的光澤。接著,她們開始生火,干燥的柴木在灶膛里歡快地燃燒著,紅色的火焰舔舐著鍋底,使得鐵鍋的溫度迅速升高。 當鍋熱到一定程度,熱氣騰騰地往上冒時,她們便毫不猶豫地將采回來的茶葉倒入鍋中。剎那間,伴隨著一陣“嗞啦”聲,茶葉與熱鍋相遇,一股獨特的清香瞬間彌漫在空氣中。 蕭雪迅速拿起早已準備好的竹筷,伸進鍋中,開始反復快速地翻動茶葉。那竹筷就像靈動的舞者,在茶葉間穿梭,每一次翻動都要保證茶葉受熱均勻。 江瑞妍在一旁緊張地看著,眼神隨著竹筷的舞動而移動,同時還不時地給灶膛里添些柴火,以保持火勢的穩定。 在大火的洗禮下,茶葉的顏色逐漸發生變化,原本鮮嫩的綠色開始變得深沉,質地也從硬挺變得柔軟起來。當茶葉達到最佳的殺青狀態后,蕭雪熟練地將茶葉從鍋中鏟起,倒入另一個干凈的簸箕中。 經過殺青的茶葉,帶著熱氣和獨特的香氣,被小心地倒在簸箕里。此時,便是揉捻的好時機了。 蕭雪和江瑞妍將雙手洗凈,輕輕地放在茶葉上,開始在簸箕里面來回搓揉。她們的動作輕柔而有節奏,用手朝著同一個方向反復揉搓,就像在塑造一件精美的藝術品。 每一次揉搓,都能感受到茶葉的汁液在指尖滲出,那股清香也越發濃郁。在她們的精心揉捻下,茶葉逐漸形成了一個個緊實的小團。 但這還不夠,她們又細心地將揉成團的茶葉一一散開,讓每一片茶葉都能充分地呼吸和舒展。 這看似簡單的揉捻過程,其實蘊含著對茶葉品質的精準把控,力度過大或過小都會影響茶葉最終的口感和香氣。 完成一次揉捻后,便要進行再炒的步驟。將搓好的茶葉再次放入已經燒熱的鍋中,熱鍋中的熱氣裹挾著茶葉,仿佛賦予了它們新的生命力。 蕭雪依舊拿著竹筷,在鍋中來回翻動茶葉,讓它們能夠充分受熱。這一次的炒制,是為了進一步調整茶葉的內部結構,使其香氣更加濃郁、口感更加醇厚。 經過反復加熱后的茶葉,再次被倒入簸箕中進行揉搓。這樣的炒、揉捻過程需要重復幾遍,每一次的循環都是對茶葉品質的一次升華。 在這個過程中,蕭雪和江瑞妍的額頭上漸漸滲出了汗珠,但她們的眼神依然堅定,手中的動作也沒有絲毫懈怠。 終于,來到了干燥的關鍵環節。她們將經過多次炒揉之后的茶葉放入熱鍋內,不過這次改用小火。 小火溫柔地舔著鍋底,蕭雪用筷子輕輕地來回翻炒茶葉,這個過程需要持續幾分鐘。 隨著茶葉中的水分逐漸減少,它們變得越來越干燥。當接近完全干燥的時候,蕭雪停下了手中的動作,不再翻動茶葉,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