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的面目,在南宋朝野還未徹底暴露,所以金統(tǒng)治者把秦檜作為合適的人選了。
因此,秦檜南行前與妻子王氏密商計議,作了一番戲劇性表演。
王氏故意大喊大叫說:“家父把我嫁給你,當時有資財二十萬貫,要你我同甘苦。現(xiàn)在大金國信用你,你就把我丟在路上。”爭吵不休.撻懶妻子一車婆聽到了,就請王氏到家里問個究竟,王氏全告訴了。
這一車婆又說給撻懶,于是也叫王氏以及侍從同秦檜南行。山陽城被攻陷后,金兵紛紛入城。秦檜等則登船而去,行到附近的漣水(今江蘇漣水),被南宋水寨統(tǒng)領丁祀的巡邏兵抓住,并要殺他,
秦檜說:“我是御史中丞秦檜。這里有沒有秀才,應該知道我的姓名。”有個賣酒的王秀才,不認識秦檜,但裝作認得秦檜的樣子,一見就作個大揖說:“中丞勞苦,回來不容易啊!”大家以為王秀才既然認識秦檜,就不殺他了,而以禮相待,后來把他們送到行在——臨安
秦檜南歸后,撒謊自稱是殺死監(jiān)視他們的金兵奪船而來的。
內(nèi)外勾結(jié),秦檜南歸后,送給趙構(gòu)的第一件“見面禮”就是,要想天下無事,就得“南人歸南,北人歸北”。其中的“南人歸南”,實只是一句空話,因為,肯不肯讓南人南歸,其決定權(quán)全操在女真貴族手中,是由不得南宋王朝如何如何的;而“北人歸北”,則是女真人在1129年入侵揚州時就曾號召過的,這一次又借秦檜之口把它提出。
由于南宋的軍隊和將領主要是西北、河北和山東等地人組成的,如果按照秦檜“北人歸北”的主張去辦,就等于把北方土地全部奉獻給女真貴族,而且大批不愿降金而南下的北方人士,都得回去受金人統(tǒng)治:就等于南宋自毀長城,自己解除武裝,表明對金放棄武力抵抗。
秦檜奉送趙構(gòu)的第二件“見面禮”是他首先遞上一份致女真軍事貴族撻懶的“求和書’。
趙構(gòu)感到秦檜“忠樸過人”,得到他,高興得連覺也睡不著,說“又得一佳士也”。秦檜得到趙構(gòu)如此賞識,就迅速爬上了宰相寶座。被罷相伺機再起,與金國簽訂和約。秦檜的兩件“禮物”擺在趙構(gòu)面前,又使他十分擔心地“睡不著”。他不得不考慮,
秦檜說“南人歸南,北人歸北,我是北方人,該到哪里去呢?”
秦檜又說,有“二策”,即以河北人歸還金國,中原人送給劉豫(他是南宋初年金統(tǒng)治者扶植的傀儡),當宰相幾個月,這“二策”就可轟動天下。
而趙構(gòu)說,自己并沒有聽到什么震撼性的消息。大臣綦祟禮把趙構(gòu)的這些意思通告朝廷內(nèi)外。從此,人們開始認識到秦檜的奸邪了。
秦檜的主張引起朝野上下的強烈不滿。只因那時趙構(gòu)還怵于抗戰(zhàn)派士大夫以及全國軍民的議論和氣勢,還沒有下定要冒天下之大不韙的決心,所以,秦檜的這條投降路線未被采納,
秦檜本人竟以此而被斥逐出南宋王朝。后來證實,金朝使節(jié)到南宋,要求全部送還北方人,恰與秦檜“北人歸北”的主張相吻合。
秦檜投降賣國的政策,一時難以實現(xiàn),只得忍受著暫時的挫折,靜觀宋金政治風云的變幻,伺機東山再起。紹興五年(1135年)粘罕死,撻懶得勢。紹興八年(1138年),趙構(gòu)又起用秦檜為相。吏部大臣晏敦復憂慮地說,秦檜是“奸人相”。但因撻懶是秦檜的老主子,這個老主子是主張用誘降議和的策略來促使趙構(gòu)上鉤的。秦檜、趙構(gòu)和撻懶內(nèi)外勾結(jié),不愁南宋不亡。
秦檜看到宋金形勢在不斷地向有利于自己推行乞和求降政策的方向發(fā)展,認為此其機也。于是在宋金談判前夕,以女真貴族代理人的威勢,一而再、再而三地對趙構(gòu)進行反復試探和考察,增強其求和信心,堅定其投降立場。
南宋大臣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