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頂著一份的甜,去沖淡那九份的苦和累,誰解其中滋味,慢慢的去品,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隨和是素質,低調是修養,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閱千山萬水,不如閱人無數。
習慣孤獨,不被情緒左右;越來越靜,內心就越來越大,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則六欲不生,三毒消滅。
欣賞一個人,敬于才華,久于善良,忠于人品,最后落一個清靜無為,悠然自得其樂的“我”。
到了下午3點30分左右,影視基地來一輛車,把米仁義接走了,整整忙到凌晨1點左右,終于讓胡一謀導演滿意,這才收工。
回到賓館,簡單沖洗一下,倒頭便睡。一覺睡到早上7點多,米仁義醒了,坐起來喝點礦泉水,倚靠在床頭,回想著昨晚拍戲的事,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全靠演技。
人一定要練成“舍我其誰”的內核氣質,這也是一個別人無法打垮的自信,不斷提升自己的能量磁場,為此將帶來更多的人生機遇與驚喜,廣泛認知,深度挖掘。
把這種氣質與自信注入到自己的血液里,每個毛孔里,才可以成功,才能獲得力量和智慧源泉,讓自己擁有夢想成真的準備。
想做成一件事,想完成什么夢想,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在骨子里所有透露出來的感覺必須是非我莫屬,非我不可……
干大事,就必須有股狠勁,不是因為絕情,而是因為明白,只有停止做一件沒有價值的的事,才能開始做一件成就自己,并給自己帶來永久利益的事。
有一位扮演盜墓者的演員說的那句臺詞,很讓人深思,“改變不了的東西,說再多也沒用;得不到重視的感情,要轉身遠離;與其在別人的世界里卑微,不如在自己的天空下燦爛;人總要和得不到的說再見,不要糾結”……
時間是公平的,思想是有差異的,那“火花”用什么去點燃,卻是方法的問題了,希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很多的群眾演員,年輕者居多,每天賺100元不等,還有兩次盒飯,也許他們追求的是“演員”夢,或者是被某一導演慧眼識珠,但機率能有多大呢?
“跑龍套”的年輕人,能有多大的出人頭地的機會呢?也許自己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相互理解就很難了,沒有所謂的感同身受,就沒有什么的重要“發言”。
真正的能治愈的只有自己,誰也無法理解這一路走來,有多難有多痛……
人生中很多重大的問題都無法解決,只有在成長的過程中超越。也許有一節課必須要完成的,那就是一個“熬”字,這不需要多大的聰明才智,什么天賦慧根,只要默默無聞的熬著。只有挺過這艱難的決定,路就通了,事就成了……
米仁義不由得長嘆一聲,“春風若有憐花意,可否容我再少年”。
但又若奈何,空與古人擔憂,各人有各人的活法。所以不要著急,也許他們在蟄伏,等待扎根、發芽、積蓄力量。
路是一樣的長,不同的人卻走出了不一樣的人生,有人整天忙忙碌碌,有人整天無所事事;有人為了金錢揮霍無度,有人卻饑一頓飽一頓,生活在貧困線上……
路沒有錯,錯的是選擇,選擇是重要的,但誰又懂的如何正確選擇呢?
要允許一切事情的發生,多給自己一些正面的心理暗示,不去設想一些沒發生的事情,簡單一點不是更好嗎?
米仁義想的有些頭痛,再加上昨夜又睡的太晚,索性起床,不管它三七二十一,填飽肚子再說,于是簡單洗漱后,去樓下吃早餐,品嘗一下自己最喜歡吃的豆花……
張懷忠在周二上午8點,參加完鄉里召開的會議后,就去閆安書記的辦公室,在想著將要匯報的事,怎么樣說出來才是恰到好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