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處都是人,但能說得著的、夠得著的“人”千里難尋,知音難覓。 對別人好,不如對別人有用;只要你沒有價值,就沒有人會在意你。 做事,不需要人人都理解;做人,不需要人人都擁護。堅持別人不能堅持的,做別人不敢做的,想別人不敢想的……別再等了,本就一無所有,何懼從頭再來。 干就完了,別人的奇跡與你無關。號角已吹響,堅定信念,遠離打擊你和看不好你的人,努力去拼搏吧,何須問,一切在于我,在于一個認真的全新的我。 中午,二祥提著兩箱蒙牛牛奶在前帶路,馬所長抱一箱西鳳酒跟在后面,各人買的東西,各人拿。 到了張支書家里,張支書笑著把二人迎到主屋,嘴里還客氣地說,“叫你們來吃飯,還花錢買東西,這讓我咋好呢?” 馬所長笑一笑說道,“張支書能請我們吃飯,是天大的榮幸,我們感激還來不及呢?” “這點小意思,張支書見笑了。” 二詳只是陪著笑臉,點點頭。 到屋里一看,治保主任張懷亞和父親已經坐在屋里正聊天,二祥不由得一怔,沒有多想,就把禮品放在一邊,打聲招呼,就去廚房了。 二祥首先向支書的堂客客氣氣地打聲招呼,張明一看二祥來了,也很驚奇,雙方打聲招呼,然后讓二祥去吃飯的房間,把餐具及酒具全出來再清洗一遍,把空調提前打開等等。 二祥答應著,然后一一照辦。 等了有20多分鐘,張明叫二祥通知客人可以入座了。 大家按著主賓,主陪等位置做好后,張支書先講了話,領了三盅酒,大家開始喝起來,互相山南海北地聊起來,等張明把魚端上桌后,大家準備吃。 這時,張懷亞從身后的床頭柜里拿出一串1000響的鞭炮,喊住張明,讓其到門口去點燃。 張明不明就里,就出去照辦了。 等鞭炮響完之后,張懷亞站起來說道,“今天是個好日子,張支書經過長時間觀察,認為劉祥是個好孩子,張支書很喜歡他,多次提及要重點培養等之類的話。” “今天由我和馬所長作陪并見證,張支書認二祥作為“干兒子。” “不知二祥的意見如何?” 二祥一下子“蒙”了,這幸福來的太突然了。 這時張明已經把支書堂客喊來,支書夫婦二人坐在事先擺好的椅子上。 二祥按張懷亞的指示行大禮,然后舉行認親儀式等。 給干爸、干媽每人端兩盅酒后,改口禮也收下,儀式結束。 二祥的爸爸激動的有點控制不住自己,兩只手合攏做作揖狀,嘴里念叨著,“謝謝,高攀了,高攀了,謝謝諸位了。”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人生這條路很長,未來就如星辰大海般璀璨,不必躊躇于過去的一洼之地,那種所謂的遺憾,只不過是前進路上的一聲“伴唱”;那些曾經受過的傷,終會化作巨光照亮內心的“情感”。 前進吧,年輕人,只要在變好,慢些又何妨? 二祥既然己拜張懷忠為“干爸”,思想受到波動,可以說是“受寵若驚”。 雖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從現在對自己來說,這是人生的新起點。 大家對張支書和二祥表示祝賀。 繼續喝起酒來,酒過三巡,興致高昂的大家“高談闊論”起來。 人生在世有交際應酬,就離不開中國傳統文化,“酒場文化”,一個神圣而又讓人神魂顛倒的地方。喝酒與吸煙是人生的兩大快事,煙酒不分家是常態,但喝酒需要有酒局,有酒場,自古就有人說“一人不喝酒,二人不賭博”的說法。 每當閑暇時,農忙時、升遷時、結婚時、喪事時、升學時、滿月時、生日時……不一而足,總之,喝酒組局都可以找到一個恰如其分的理由,酒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