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基地深處,一扇厚重的合金大門在虹膜識別后緩緩開啟。實驗區"Echo-7"內,十二個強化艙整齊排列,藍色的營養液在艙體內緩緩流動。每個艙體都連接著尖端的生命維持系統,監測屏幕上顯示著實驗體的各項生理指標。
"基因優化程序進入最后階段,"生物工程師趙靜博士檢查著數據,"第一批超能力士兵的改造即將完成。注射的納米機器人已經完成了95%的基因重組工作。"
美軍特種作戰總指揮漢森將軍站在觀察窗前,目光掃過每一個強化艙。艙內的實驗體都是經過嚴格篩選的特種部隊精英,他們自愿接受這項危險的改造計劃。
"生命體征持續穩定,"醫療主管帕克博士報告,"腦波活動顯示他們正在適應新的神經系統。量子感知能力開始顯現。"
監測屏幕突然閃爍,顯示1號艙的實驗體出現異常波動。營養液中泛起漣漪,一股無形的能量場從實驗體周圍擴散。
"能量讀數飆升!"技術員緊盯著儀表,"1號實驗體展現出強大的量子控制能力,他正在影響周圍的電磁場。"
漢森將軍立即下令:"啟動能量抑制系統,不能讓實驗體失控。"
隔壁的控制室內,李遠方通過監控系統觀察著整個過程。作為Ancient文明技術的傳承者,他對這項改造計劃持保留態度。
"這種基因改造太過激進,"他對著通訊器說,"人類的身體需要循序漸進的適應過程。強行加速可能帶來無法預料的后果。"
但軍方顯然有自己的考慮。在月球遺跡被發現后,各國都在加緊開發超能力部隊。改造計劃已經不是科學問題,而是軍事競爭的需要。
第三實驗區內,另一批實驗體正在接受不同方向的強化。俄羅斯的科學家們設計了專門的基因序列,試圖激發人體的極限潛能。
"體能強化完成度達到87%,"俄方首席科學家伊萬諾夫通過加密通訊報告,"實驗體的肌肉密度提升了三倍,骨骼強度達到鈦合金水平。"
華盛頓特區,五角大樓地下指揮中心。軍事衛星傳回的畫面顯示,多國正在月球軌道部署新型武器系統。美軍參謀長杰克遜上將研究著戰略地圖。
"必須加快改造進度,"他對著視頻會議的與會者說,"情報顯示,中國和俄羅斯的超能部隊發展速度超出預期。"
實驗區內,第一批實驗體的蘇醒過程開始了。營養液被緩慢抽離,生命維持系統切換到獨立模式。1號艙的實驗體睜開眼睛,他的瞳孔閃爍著淡藍色的光芒。
"神經鏈接成功建立,"系統主管報告,"大腦活動完全正常,量子感知能力達到預期水平。"
實驗體小心翼翼地活動著手指。一個杯子無聲地漂浮起來,在空中劃出完美的弧線。他的量子控制能力已經能夠影響宏觀物體。
"進行基礎測試,"漢森將軍命令道,"我要看看這些改造效果到底值不值這筆投資。"
測試場地內,一系列特制的設備已經就位。從簡單的力量測試到復雜的量子感知訓練,每一個項目都經過精心設計。
第一個測試是物理強度。實驗體輕松舉起了重達兩噸的合金塊,他的肌肉纖維在基因改造后獲得了超常的力量。
"力量指數符合預期,"測試員記錄著數據,"但要注意肌肉疲勞度的監控。"
第二項測試針對量子感知能力。實驗體閉上眼睛,精準指出了隔墻后隱藏的能量源。他的大腦已經能夠直接感知量子級別的能量波動。
"太令人印象深刻了,"帕克博士研究著測試數據,"改造后的神經系統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敏感度。"
但李遠方注意到一個潛在的問題。測試數據顯示,實驗體的腦電波中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