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并不是人類獨有的。
比如獅子老虎在吃飽之后是不會再攻擊其它動物的,但是人類并不只是這樣。
人類吃飽之后,雖然會給其它生靈創造生存空間,但是依然還會不滿足于此的搶奪資源,來確保自己之后能夠持續富足。
雖說所有人都知道有一句話叫做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爭搶再多的資源也是解決衣食住行這些簡單的需要。
但是由于人類思維的復雜性,欲望會不斷的擴張,有了一萬想十萬,有了十萬想百萬。
看別人開著幾十萬的車就會非常羨慕,等自己有了幾十萬的車以后,又開始羨慕那些擁有百萬車的人。
這個就是攀比心。我不能說這點不好,因為很多時候人類的上進心和攀比心是相輔相成的。
因想要,所以為了這個目標去努力做些什么。
上一章我就說過,人是活在自我認知中的生物,有時候你的努力被人叫做上進心,有時候也會被叫做攀比心。
這不由個體自我認定,而是由外在之人對于你的作為而定。
你有十萬塊錢買了兩萬的車,別人會說這很正常,你有百萬買了二十萬的車,人家也會說這很正常。
但是你只有十萬買了十萬的車,人家會說你裝逼。
你如果相信了這種說辭,那同樣你也就成了別人眼中所說之人。
我覺得,能身為人類在這世界上走一遭,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但是你如果一直活在別人認為的樣子里,而沒有為自己而活,那就真的白來了一次。
有很多人活了一輩子都是迷迷糊糊的,他們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應該怎樣去活,為了家人朋友等等的付出,最后卻換回一句沒有能耐,狗屁不是的說辭。
你說他沒有能耐吧,他卻靠著體力養活了一家子,你說他有能耐吧,他又沒有創造出多么好的生活環境。
就事論事的說,這件事情怪誰? 其實誰也不怪,每個人的一生都是有定數的。
你在什么環境下,經歷什么事,有了什么認知,就注定了你之后會有什么樣子的結果。
都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所有人都以為吃苦能換來很好的幸福,或是富足的生活。
但殊不知,所謂的吃苦并不是說吃體力的苦,說的反而是吃學習的苦。
人只有不斷的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認知,才能改變某些東西。
有一句話說的非常好,人是無法掙到認知以外的財富的,那么反過來說,人只有不斷的提高認知,才有可能在某一時刻創造出自我未有過的財富。
那句話叫做財富是對認知的補償,但這只限于普通人,不限于本身家庭條件就好的,因為他們父輩的認知高于常人的緣故。所以他們一出生就已經站在了羅馬。
其實我并不覺得這點是好事,也并不覺得是壞事。
所謂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
可能我們經歷的苦難要比他們多出很多,也很難崛起改變生活。但是一旦開悟之后,對于人世間的各種規律會看得比較清晰。
而出生在羅馬的人則是要經歷過很長一段人生經歷才會看懂這種規律。
比如我昨天翻看了一下功夫巨星李先生一部叫做超越生死的書,我只簡單的看了一小段,我發現他跨越了幾十年修行才懂的東西叫做心與心性的關系。
而我只用了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
你說李先生這一生夠牛了吧?但是在修行上卻反而慢得可憐。
以至于在他的書中我還看到了一些人情世故的事情,比如他去某某地方,人家看他家人對于修行比較執著或是什么,單獨給他以及他的家人教導。
但是他沒有想過,如果不是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