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買菜回來忙活了很久,但是一點也沒用王妃幫忙。
這貨其實很喜歡做菜的,就是偶爾犯懶,尤其是在王妃放假的時候。
吃飯之時,男孩與王妃說了一下今天發(fā)生的事情,也把自己給人下厭勝術(shù)的事說了出來。
王妃笑著說道;“你咋還跟一個小孩似的,搭理她干啥呀。”
男孩樂呵呵回道;“我若成佛,天下無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不是我跟誰計較,有時候這種事,避免不了,人如果不能聽懂一些道理,那就只能讓她在事情中栽幾個跟頭才能成長,給她一個教訓(xùn)也是為她好,這是遇上我了,但凡她遇上一個心眼小的,還會玄術(shù),這孩子這輩子就完犢子了,那將會被生活給逼得無路可走,這么跟你說吧,家里家里不待見她,外面外面受挫,處朋友,處一個傷一個,處一個傷一個,然后一直在這種環(huán)境下循環(huán),直到把她送走,我已經(jīng)夠仁慈了。”
王妃搖了搖頭,并沒有繼續(xù)與男孩說這個事情,因為他知道,男孩不會因為自己會玄術(shù)真的用來害人,更多的也是幫助人,哪怕是他給誰下咒也不會太重。
于是轉(zhuǎn)移話題道;“你做的這個皮蛋瘦肉粥太好吃了,哈哈哈,這咸菜也好吃。”
聞言,男孩大笑;“那必須滴呀,嘿嘿,你想吃啥我就給你做啥,造就完了。”
吃過晚飯后,男孩回顧兩句名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他很想加上幾句,千萬別惹修仙者,雖不至于玩死你,但你絕對想不到他怎么玩的你,你認為的只是你認為的。
一夜無夢,翌日,男孩早早的起床又給王妃做好吃的,由于昨天晚上的粥還剩了一些,男孩只是簡單的做了點清淡的菜。
今天剛好放假,男孩帶著王妃去附近的公園溜達,路上還買了些面包什么的,兩人在公園的湖邊喂魚,喂得超級開心。
“哈哈哈哈,老王你看看,吃我面包這個魚都趕上你一半大了,嘿嘿嘿。”
“那才不是呢,我這才大呢,我這個魚的頭,跟你腦袋一般大,哈哈哈。”
兩人跟兩個小孩子一般斗嘴,喂個魚這種常人眼中很無聊的事,兩人卻玩的不亦樂乎。
“滴滴。”
男孩掏出手機一看。
“大哥,我想請教你點事。”
“別說請教,既然你管我叫大哥,有事你就說,沒事。”
“我現(xiàn)在修得很少跟誰計較了,但是唯獨對父母有時候控制不住自己,這咋辦啊?”
男孩想也沒想回道;“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之后,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除了自己其它都是陌生人,當然也包括父母,但是由于傳統(tǒng)觀念,血濃于水,再有就是父母對你的喂養(yǎng),將你養(yǎng)大,這個恩很重。
有一些孩子,由于小時候離開父母身邊,會記恨父母,說生不如養(yǎng)這種話。但是生是生的恩,養(yǎng)是養(yǎng)的恩。你被父母生養(yǎng)長大,這種恩沒法去說什么。
當然大哥也理解你這點,因為我當初比你還跟家里橫,但你這樣想一下,如果這個世間的所有人對你來說都是陌生人,父母也算在內(nèi),你被兩個陌生人養(yǎng)大,有什么事你還生氣嗎?”
“這個,大哥那我自然沒法生氣了,可是為啥我會對父母生氣啊?”
“因為你把父母對你的好當成了本該如此,所以說點什么你不愛聽的你肯定不愿意啊。你這樣去想,養(yǎng)你的,給你錢的,當成菩薩與財神爺,你還咋怨了笨蛋?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父母本是在世佛,何須千里拜靈山。大哥不是你,不能幫你做選擇,也沒法代替你,是苦是甜都是你自己的感受,而且我也不是在勸你什么,你自己看著辦吧,總不能你總理解外人卻不會理解父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