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槽~!臥槽大哥,我感覺您又給我上了一課啊,原來是這么回事兒啊?”
“哈哈,莫要大驚小怪的,我喝口白開水再給你說一會兒,哈哈哈哈哈。”
“妥了大哥,哈哈哈。”
“聽著哈,別插嘴。”
“哦了大哥。”
“修行人啊,一般性格都很怪的,你別看大哥如此和氣,但是一個不痛快扭頭就不會搭理人,你要千萬切記。站在山頂的人有可能會主動的去幫著想要上山的人,但這不是必然或者必須的,只是出于慈悲心的緣故。
而被幫助的人叫做隨緣得渡,什么叫緣我與你說了,但是說的也并不完全。
緣有三層意義;第一層含義叫做機會,沒有機會就代表著無緣,若是連相遇的機會都沒有,還談什么緣呢?
第二說的是互動,或者說交集,有機會卻不互動等于沒有機會,互動的情況不相同,所產生的緣就不一樣,結善緣則善,結惡緣則惡。
第三是關系,也就是互動的效果呈現不相同的關系,各種關系的總和便稱為緣。
緣字在金文中的含義,是一個骨棒下面有很多麻繩。金文指鑄刻在商、周、戰國和秦漢時代青銅器上的文字?,也叫鐘鼎文,或者叫作金文,吉金文字。
將緣字拆解是一個纟字與彖字,在過去緣字里面一直都有著糾纏的含義。
再把彖字拆開看,上面代表著互相的互,下面為家人的家。合起來講就是,我們來自于不同的地方,在某一時刻我們相互相遇,這個時候我們有了家人的感覺,這時被稱之為緣起。我們開心,我們流淚,我們痛苦過,也同樣快樂過,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一些情感開始淡了,家人的感覺逐漸不在了,相互之間又變成了相忘于江湖,也不再有那么多的聯系與交集,這時的含義就被稱之為緣滅。
無論緣起也好緣滅也罷,中間唯一沒有改變的就是這個繞絲(纟)。這個繞絲代表著人與人之間的糾葛,情愫。
當某一天我們暮然回首時,在燈火闌珊處發現一道孤獨的身影,而這道孤獨的身影引起了我們悲傷的情愫,這種情愫讓我們又響起了某人,它就被稱之為緣~!
所以緣的本意是讓我們珍惜當下,且珍且行。
在修行中,緣也有攀緣的意思,何為攀緣呢?
比如某人惹你生氣了,你心里非常不舒服,于是你越想越氣,越氣越想,滿腦子都是人家多壞,多惡心等等。
那是和誰在攀緣呢?表面上看你是在和吵架的那個人攀緣,但人家走了之后你還依然如此,那這是在和誰攀緣啊?
你其實是在和你心頭的那股怨氣攀緣,或者也可叫做糾纏。
為什么叫心頭呢?這里的心指的并不是我們的心臟,而是你的怒氣怨氣上來之時胸口那里堵的地方。
這個心說的也就是我們身為人的一切七情六欲,我們在攀我們自己的喜怒哀樂,貪嗔癡慢疑,用俗話說就是我們自身的情緒和欲望。
其實我們所有的不開心,所有的痛苦掛礙都是在和我們自己的心攀緣。
比如你明天要上臺唱歌,現在心里忐忑不安,很焦慮,這個時候你就是在和你心頭的焦慮感攀緣。或者你深愛的一個人離你而去,你每天過得惶惶不可終日,茶不思飯不想,一個人在那里傷心難過,這時你就是在和你心頭的那股悲傷攀緣。
你正在戒酒,然后酒癮上來了,你心里癢得很,會想此時要是能喝上幾瓶那該多好,這時你就是在跟你心頭的那一股心癢難耐的感覺攀緣。
所以佛家認為,我們所有的痛苦,掛礙,不自在,都賴誰呢?賴外在的環境和別人嗎?都不是,而是賴我們自己,是我們自己在和心頭的那一點悸動攀緣,糾纏,所以一切都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