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報警回來后,老和尚穿上了袈裟,站在一旁陪女孩等著。
良久后;“嗚嗚嗚嗚……”
大老遠的就聽見警笛鳴叫,不多時紅藍交替的燈光出現在老和尚視野之中。
老和尚雙手合十,朝著身旁的女孩說道;“丫頭啊,貧僧嫌麻煩就不久留了,之后的事兒你需要自己堅強一點去解決,阿彌陀佛。”
說完話老和尚轉身就走。
身后的女孩大聲喊道;“大師我們還會見嗎?”
老和尚揮了揮手,朗聲道;“緣來自見,無需留戀,哈哈哈哈哈。”
隨后大笑著灑脫離去。
女孩望著老和尚的背影,半天回不過神來。
老和尚不急不緩的走著,自言自語道;“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嘿嘿嘿。”
咱說這老和尚走就對了,就這年頭,做好事兒趕緊走就得了,可別圖什么回報與名氣,抓特么小偷你給人打傷了都是你的事兒。雖然降服這類惡徒沒準會獲得一個見義勇為獎啥啥的,但是老和尚根本就不需要那個,他一個連證明身份的證件都不屑去辦的人,又怎么會在意這個?
做了就做了,做完了就走了,毫無一絲停留之意。
像他這類人啊,那心啊不會停留在任何事情上,用句俗話講叫做隨遇而安,這個隨遇而安學問其實很大的,隨遇指的是遇見的所有事情,而安則表示內心能安在當下不動,不陷入所遇的事物之中。
這就跟時時禪定一個意思,心不被任何事物所轉,不因外在的境遇而糾結,只是解決問題,解決完問題了也就完事兒了,不會再因為這個事兒如何如何去想。
很多修行上的東西,都在一句看似很簡單的俗話之中。
就像很多人受不了朋友與親人的離世一般,去看一下燈,把燈打開再關掉,人死如燈滅,燈關了還去想那個燈干什么呢?只去感恩燈曾幫你照明就好了嘛。
又如見花謝花開,花開之際也注定了會有花落之時,與其糾結花的枯萎,不如去感恩花曾為你綻放出的美麗。
老和尚一邊趕路一邊歡快唱著歌;“日落西山紅霞飛,戰士打靶把營歸把營歸,胸前紅花映彩霞,愉快的歌聲滿天飛……”
趕了很遠的路后,老和尚來到一個村莊化緣,路上遇見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太太坐在自家門前。
老和尚走上前,溫柔開口道;
“阿彌陀佛,老姐姐,貧僧我是一個云游的和尚,路過此地想向您討口齋飯,請問您家有沒有剩飯剩菜能否給貧僧一碗,貧僧不挑食,葷腥皆可,南無阿彌陀佛。”
老太太一臉疑惑打量了老和尚幾眼,心道;這是啥和尚啊?那臉咋跟被村頭王寡婦撓了似的呢?再有和尚不都忌口吃素嗎?這個咋什么都吃呢?難道不是正經和尚?
老和尚見老太太這副神情,慈悲道;“您莫多想,貧僧我不挑葷腥是因為怕您操勞,若是不方便的話,那貧僧就不打擾了。”
老太太一聽這話才明白,連忙拉住老和尚的袈裟;“師父您別走,是我多想了,你等下我去給你拿吃的,正好家里還有幾張肉餅,我去給你拿去。”
說完話沒等老和尚再說什么,急忙回家里取來肉餅,交到老和尚手里,還給老和尚拿了一百塊錢。
老和尚收了餅但并沒有收錢,他收錢也是看情況的,咱說這老太太這么大歲數了自己在門口坐著,而且看家里情況可能還算不錯,但也并不是多么好,老和尚不忍心拿,隨即道;“阿彌陀佛,感恩老姐姐慈悲,貧僧只乞些吃食便可,無需金錢,錢您就拿回去吧,善哉善哉。”
老太太可能是受一些文化影響,以為所有的僧人都是收錢的,說什么都要把錢給老和尚。
“師父您別嫌少,老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