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粒機旁,往常需兩人踩蹬的機器,如今自己滴溜溜的轉著。
只需一人將小麥送入機器,就能看著看著金黃的麥粒如瀑布般傾瀉而下。
機械化采收的效果,第一次在古老的大地上散發出光彩。
一切都欣欣向榮,除了軋鋼廠的某個車間……
“咋個回事嘛!每個零件都在公差范圍內。前面幾臺都好好的,咋就這一批的發動機老是打齒?”
“還有這批曲軸,檢測的時候好好的,怎么轉起來,軸心就偏了?”
幾個大師傅圍著新組裝的發動機,有些郁悶的想哭。
哎!李長福擺弄著一堆零件,當初仿制老大哥發動機的現象又出現了!
那就是單個零件全部合格,但是組裝到一起,就全是問題。
楊佑寧也是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李老,這是怎么回事?”
“誒……標準化的問題啊!”
“標準?都是按著圖紙的標準來的啊?技術員一個個測過去的!”一旁的易中海插嘴。
“您看,像這個齒輪,精度都達到6級了!”說著易中海挺了挺胸,這批齒輪他確實是下了苦功夫,連打磨都是親自動手。
當然,他也不得不親自動手,他的寶貝徒弟沒資格在新組建的拖拉機生產車間立足。
就連他自己,也是廠里實在缺人手,才進來的。
李長福看了他一眼:“易師傅,單就工件來說,這批你做的真好。”
繼續閱讀!
“但和它咬合的齒輪可不止一個啊,下面這個齒輪精度才11級,這個凸輪精度是10級。”
“別看他們每個尺寸相差不大,但全發動機一共73個部件。這里面的尺寸偏差加起來,就不是個小數了!”
“那咋辦!”
李長福緩緩搖頭,他自然知道這是工業標準化的問題,可怎么解決……
他也沒更好的辦法。
“江夏那小子哪?”
“陪著農業部楊部長他們去農收了,說是實驗機械化收割的效果。”
“把他弄回來,當初他好像提到了一種解決方案,但沒深入進去。”
江夏有辦法嘛?
有啊!
上機床唄!
人畢竟不是機器,不能保證高強度作業下,每個工件的一致性。機床就不一樣了,雖然以目前的機床精度不能達到很高,但用來組裝二沖程的發動機還是綽綽有余的。
但,這也是廢話。
環顧下整個車間。
兩臺看不出年月的刨床,8臺老舊的普通車床,唯一一臺嶄新的C620-1,還是機部為了支援生產,剛剛配發下來的。
至于生產常用的坐標鏜床、坐標磨床、齒輪磨床。
工友們表示聽說過,沒見過~
當然沒見過。
大哥,你們原本是軋鋼廠啊!要這些坐標機床干嘛,擺著好看嘛?
而且這會,這幾種機床的設計圖估計都還在奉天一廠的保險柜里。
工業興國,從初級工程師開始